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 勿操之過急

http://www.CRNTT.com   2012-05-06 00:18:12  


 
  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第一,系統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內容,可持續發展就是要求具有戰略觀和大局觀。

  第二,共同性。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使命,可持續和平發展要從尋求共同基礎和共同利益的角度進行長期合作。

  第三,協調性。兩岸關係涉及到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諸多領域,涉及到島內、兩岸、國際等多個因素,可持續和平發展要求統籌這些因素,實現協調發展。

  第四,公平性。兩岸關係可持續發展要秉持平等互惠的公平原則,只有如此才能行穩致遠。

  第五,持續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可持續發展就是要遵循規律,不能盲目超前,操之過急。

  第六,動態性。兩岸關係要想可持續和平發展,就必定會經歷一個逐漸由低到高、由淺入深的動態發展過程。

  第七,多樣性。可持續和平發展本身就包含著多樣性、多模式、多維度的選擇,兩岸之間要相互尊重,考慮到各自的實際情況和對方的可接受性。

  上述內涵決定了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是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和作用的,這些因素之間能否協調兼顧,能否形成長效動力機制,直接影響到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能否實現。

  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的動力機制

  如前所述,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在動態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各種不同作用力的影響,這些作用力的相互作用決定著兩岸關係的發展方向和內容。兩岸關係要想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關鍵取決於是否存在一個與內外環境相適應、並且能夠以持續均衡方式提供能量的動力機制。兩岸關係能夠可持續和平發展的核心動力來自於民意的需求,民意是兩岸關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所以任何動力機制都必須建構在民意的基礎之上。大陸長期以來一直堅持“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強調“要積極擴大兩岸人民往來,努力為兩岸同胞謀福祉,使交流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台灣基層民眾,要不斷團結和彙聚一切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各界人士,不斷築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①,說到底就是要最大可能凝聚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民意。從過去幾年的兩岸關係發展來看,兩岸同胞基本上形成了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流民意,這為我們構建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的動力機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兩岸關係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機制是一個動態多元立體系統,它有多個不同的面向,這些面向之間相輔相成、相互影響,它們共同形成合力推動兩岸關係可持續和平發展。以下本文將從內源性動力機制、互動性動力機制、外源性動力機制的角度對此進行分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