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如何建設一種安靜文化?

http://www.CRNTT.com   2012-06-05 10:37:57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6月5日訊/“文化建設的問題在哪裡?簡單地說,就是缺少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安靜文化’的東西。無論是社會的和諧還是社會成員的幸福,創造一種安靜型文化最為關鍵。”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國立大學東亞所所長鄭永年的文章“中國如何建設一種安靜文化?”:

  隨著中國的快速轉型,整個社會和生活於這個社會之中的個人,顯得越來越躁動不安。儘管人們的生活等各方面都在改善,但沒有多少人是感到幸福的。和其他社會相比較,中國人的幸福指數非常低,甚至遠遠低於那些經濟發展水平沒有中國那麼高的社會。今天的中國社會有幾個階層是滿足的、快樂的和幸福的?可能所有階層都不滿意。缺乏幸福感是導致社會不滿,甚至抗議潮崛起的一個心理因素。

  極端的貧窮不會導致老百姓的幸福感。這就是為什麼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各方都在拼命追求GDP。但到今天,人們也明白過來,並不是說GDP越高,人們就越幸福。實際上,當社會的一切由GDP來引導的時候,社會的一切價值都是由GDP來衡量的時候,這個社會的悲慘故事就開始了。由GDP主義產生的很多結構性因素,例如收入分配不公、貧富分化和各階層社會關係的緊張等,都與中國的低幸福指數有關。但是,缺少有效的文化建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甚至是更為重要的因素。對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各方面也不是沒有意識。改革開放以來,也不能說不重視文化建設;不過,文化建設的功效顯然非常有限。

  文化建設的問題在哪裡?簡單地說,就是缺少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安靜文化”的東西。無論是社會的和諧還是社會成員的幸福,創造一種安靜型文化最為關鍵。任何一種文明中,都有使大多數社會成員安靜下來的安靜文化。基督教文明、伊斯蘭文明和印度文明都是如此。

  中國傳統也如此,但進入近代之後,中國很快就失去了文化的安靜因素。要重建一種安靜文化,人們必須理解中國傳統的安靜文化是如何建立的?近代以來這種文化是如何被破壞的?今天如何批判性地借用傳統文化中的安靜因素?如何克服傾向於導致社會躁動不安的文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