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8個億的體育場,說沒就沒了

http://www.CRNTT.com   2012-06-06 11:13:25  


 
  對於綠島體育中心被拆除的消息,一名沈陽市民今天在電話中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不解,“當初耗資巨大興建這座亞洲第一的體育場,僅使用8年多就被拆除,那麼當初是誰、是哪個部門批准規劃建設的?現在,又有誰來承擔體育場一建一拆造成的社會資源巨大浪費的責任?”

  聽聞沈陽綠島體育中心被拆,國內群眾體育領域專家、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主任周登嵩教授也感到非常可惜。“這反映了兩個問題。”周登嵩表示,“第一個就是當體育設施與商業項目形成競爭時,政府部門該如何抉擇?是要短期的經濟利益還是長期的社會效益?”

  “綠島體育中心因為地處郊區,導致使用率不高,因此被拆除,所處地塊將被用於商業開發。那麼,政府部門在進行城市建設規劃時,能否進行一座城市設施綜合效益的全面考量?”周登嵩表示,“商業開發的土地經濟價值當然更高,但老百姓身體的健康卻是無價的。綠島體育中心現在看是地處郊區,但既然要進行商業開發,未來這裡就會有人氣,體育設施將是必須配套提供的,是不是到時候又要重建?其實,綠島體育中心當初在建設時,就應該考慮到日後使用的問題,比如,是不是應該建在地鐵等公共交通通達的地方,體育中心周邊會不會有新的人口遷入等。”

  “綠島體育中心被拆反映的另一個問題則是,我國不少地方目前在建設體育設施上,政府與民眾的理念有巨大差異。”周登嵩說,“現在,不少地方政府在建設體育設施時,追求的是地標性的、可以辦大賽的大型體育中心。但我們都知道,目前我國人均體育場地擁有面積是很低的,老百姓身邊的體育設施尤其少。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最需要的是身邊的、小型的、便民化的體育設施。政府與民眾在建設體育設施上的理念差異,導致一方面我國的不少城市花費巨大的代價建設大型體育中心,卻苦於賽事資源不足,大型體育中心的維持、運營十分困難;另一方面,是老百姓缺少體育活動場地的情況仍然很突出。這幾年我們在推行中小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這都是為了解決老百姓健身難而採取的不得已的選擇。真正要改變老百姓體育活動場地不足的局面,最主要的解決辦法仍然是多提供老百姓身邊的體育設施和場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