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宏觀調控空間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08:41:40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訊/上周五國家統計局公布了最新宏觀統計數據,上半年中國GDP同比增長7.8%,其中第二季度增長7.6%,這是時隔三年以後經濟增速再次回到8%以下。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署名知有的評論文章稱,過去的兩個星期,國家領導人分赴各地調研經濟,在東中西部召開了多場座談會。分析這些調研和會議傳達出的精神,總的判斷歸結為8個字:緩中見穩,危中有機。

  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速,過去的這個周末外界議論紛紛,國內也有不少爭議。客觀地說,和世界其他經濟體比較,中國7.8%的增速並不慢,也令人羨慕。但就像劉翔當慣了世界冠軍一樣,一旦慢下來,外界必定有各種議論和猜測。

  文章表示,別人怎麼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做好了應對經濟增速繼續下行的準備。這既包括在財政和金融政策方面還有多大運用空間,也包括了政策出台的靈活性、“隨機抉擇”的時機研判。新華社日前刊發的評論員文章提及了宏觀調控的空間:財政政策方面,當前我國財政收入已經邁上10萬億元新台階,而財政赤字率不到GDP的2%,國債餘額不到GDP的20%,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還有相當大的空間;貨幣政策方面,CPI連續回落正在為貨幣政策創造更大空間,而處於較高水平的存款準備金率仍有較大調整空間。

  問題是,這些儲備政策究竟何時出才恰當。世界經濟瞬息萬變,中國經濟也有強大的慣性(既有上升慣性,也有下降慣性),是等到經濟見底才推出政策,還是見微知著、及早應對,這是考驗宏觀調控水平的地方。

  除了時機把握,還有政策的取向。財政和貨幣政策最終指向的還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這些政策的重點是用於拉動投資、促進出口還是刺激內需?最近幾個月來自各地的消息顯示,投資加速的苗頭已經出現。進出口和內需方面還缺乏明顯的復甦跡象。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