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計劃生育和延遲退休豈能兼容

http://www.CRNTT.com   2012-07-17 10:56:56  


計生宣傳
  中評社北京7月17日訊/人口發展“十二五”規劃和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在今年相繼發布。前一個規劃指出要“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穩定低生育水平”;後一個規劃則指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以“應對人口老齡化”。

  兩個規劃的精神讓人感覺互相矛盾。因為人口老齡化正是實行計劃生育的結果,如果繼續實行計劃生育,人口老齡化只會更嚴重。既然已經到了需要延遲退休來應對老齡化的地步,那麼為什麼還要堅持計劃生育?

  我們該如何理解這看似矛盾的兩個政策?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孩子是負擔,所以要堅持計劃生育

  在我國,撫養孩子除了是一項家庭負擔外,還被認為是一項社會負擔,所以父母要為超生兒繳納一筆社會撫養費。

  撫養孩子確實會給社會造成負擔,這毋庸置疑。首先,公共財政要拿出一大筆錢,比如教育經費就不是小數目。但是如果讓兩個年輕人撫養一個孩子,那麼家庭能負擔的比重就多,可以“少給政府添麻煩”。

  其次,更多的孩子意味著更多的人口,意味著消耗更多的資源以及給環境更大的壓力。這當然就很考驗執政能力。比如俄羅斯地廣人稀,光靠賣石油就能把老百姓哄得服服帖帖;而德國地狹人稠,必須依靠優越的制度建設才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所以對於社會管理者來說,“只生一個”表面上看確實好。

  老人也是負擔,所以要延遲退休年齡

  然而只生一個必然造成年齡結構的倒金字塔型——年齡越大的人越多,年齡越小的人越少,也就是老齡化危機。之所以說是危機,是因為老人也會給社會造成負擔。一方面老年人不工作卻需要養老金,這就給公共財政(社保其實也是一種公共財政)造成壓力;另一方面老年人體能下降、容易生病,需要更多照顧,這同樣需要公共財政付出,而且還得有足夠的人力支持。

  延遲退休至少可以把養老金這個包袱甩出去一部分,還可以獲得一定的人力資源,所以社會管理者當然樂見。
 
  政府只想要年輕人,但這可能嗎

  小孩是負擔,老人也是負擔,那麼對於社會管理者來說,小孩能直接跳過被撫養階段成為勞動力才好,老年人則能當年輕人使喚直接幹到蹬腿為止最好。但是,這樣的“願景”只有在奴隸制下才能實現,奴隸主可以購買青壯年奴隸,等奴隸老了就給其“自由”。而社會主義的真義,就在於對民眾從搖籃負責到墳墓。如果想對老人少負點責,就得對小孩多負責;如果想對小孩少負點責,那就得對老人多負責——所謂“計劃生育好,政府來養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