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鄭劍:發展兩岸關係的八點建議

http://www.CRNTT.com   2012-08-19 00:21:22  


 
  三是經濟聯繫更加緊密,為發展兩岸關係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年多來,兩岸先後簽署16項主要涉及經濟、民生的協議,尤其是成功簽署和實施ECFA,開啟了兩岸經濟一體化進程,標誌著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率先在經濟領域取得突破。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兩岸經貿關係發展到這個階段,必然對兩岸政治和其他方面關係提出新的要求,如何進一步全方位發展兩岸關係,使之更有利於兩岸依託經濟聯繫推動各自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是一個重要課題。當前,一方面世界經濟遠未走出危機,大陸和台灣經濟面臨同樣的挑戰,另一方面,受兩岸關係發展水準所限,兩岸經濟關係還受制於政治約束、體制制約、制度牽制、交流限制,還有設防、設限和設障的問題,其推動經濟發展的潛力遠沒有發揮出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在海峽兩岸都是工作的重心,我們沒有理由不放手、放馬、放水,使兩岸經濟關係真正成為推動兩岸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四是交流交往日益深化,為發展兩岸關係增添了情感推力。

  中國是人情社會,“見面三分情”。這些年來兩岸的交流交往和互助合作,不但增進了兩岸各自看得見的物質層面利益,更增進了無形的理解諒解、情感認同;相互的幫助和親密的合作,消弭了分歧和創傷,培育了信任和感情,發展兩岸關係,密切交流交往,成為兩岸民眾共同的呼聲。這種建立在情感基礎上的要求,更具力量,更有利於兩岸克服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困難和障礙、解決可能衍生的各種問題和危機,變曲折為坦途。

  五是國際環境持續改善,為發展兩岸關係減少了外部干擾。

  進入21世紀,國際力量繼續發生新的變化,國際金融危機及其導致的日益惡化的全球經濟環境,加速了這一變化的進程,中國快速崛起,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日子有可能提前,國際環境向更有利中國的方向轉化,已經是難以阻擋的歷史潮流。在此形勢下,在兩岸問題上,外部勢力的影響能力趨向削弱,兩岸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自主,而且這個自主的趨勢也在強化。台灣問題畢竟是中國的內政,是兩岸中國人之間的問題,最有利於兩岸中國人的處理和解決方式,必定是中國人不受外部干擾自主選擇的方式,大環境對減少外部牽制,發展兩岸關係利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