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哄搶頻發不能只怪國民素質差

http://www.CRNTT.com   2012-09-07 11:10:18  


貨車側翻30萬元葡萄遭村民哄搶 司機欲哭無淚
  中評社北京9月7日訊/  9月5日上午,蘭州高速公路一輛大型貨車發生側翻,車上價值30餘萬元的葡萄遭人哄搶,司機含淚稱損失傾家蕩產。路人的行為令人無語,很多網友大呼中國人素質差,就該好好管管。但哄搶現象頻繁發生,並不僅僅是中國特色,也未必是簡單的一句“沒素質”就能蓋棺定論。網易新聞評論《另一面》專題今日登載署名短人的評論文章“哄搶頻發不能只怪國民素質差”:

  一、哄搶行為毫無疑問有錯

  不歸還反而哄搶事主財物,不但違背道德,甚至還涉嫌違法

  哄搶現象,在中國可以說已經是屢見不鮮了。搶活魚,搶煤,搶雞蛋鴨蛋,搶水果,甚至連食用油外洩,都能引來數百人拿著鍋碗瓢盆過來舀。暫且不討論原因,無論是車禍導致財物散落一地,還是被劫匪搶劫紙幣滿天飛,種種後來見諸報端的哄搶行為,首先都是當事人的不幸,一個正常而合理的情況,應該是眾人協助物歸原主。不歸還反而哄搶,本身有錯。

  其次,上述財物的產權歸屬在前後並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即便是饅頭掉到你面前,也不是天上來的,而是物主的財產。《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盜竊、詐騙、哄搶、搶奪、敲詐勒索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更嚴重的話,甚至可以訴諸法律中的侵犯財產罪。而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條還有專門的聚眾哄搶公私財物罪,不過鑒於一般參與者都帶有從眾性和盲目性,該罪只針對首要分子、積極參加、數額巨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人。

  二、素質和道德問題並非問題全部

  素質不高、愛貪小便宜確實是、但也只是哄搶行為的部分原因

  但凡發生哄搶行為,無論是民眾、媒體或者相關人員,都習慣性地歸因於“素質低下,道德滑坡”。這種說法多少有些道理。清華大學社會系教授孫立平曾指出,越是生活在最底層的人,道德淪陷的越徹底。他的這句話曾在2008年引起爭議,但現在卻被更多的人們贊同。每個人都有一顆向善、向光明、向希望、向上流社會的道德之心,但若這顆心的生存空間逼仄,是非觀、價值觀、倫理觀必將扭曲。窮人沒有多餘的資本去高尚,“越窮越墮落”、“越窮越愚昧”的說法不是毫無道理。

  但除了窮鄉僻壤,在北京上海這樣的城市也曾發生過哄搶行為?只能怪中國人天生愛貪小便宜?2004年8月夏日,南京公交公司曾為乘客在26路等公交車上配了1600多把小扇子,但僅僅3天之內,千餘把扇子就全沒了蹤影。而在今年端午期間,青島部分公共廁所免費提供衛生紙,同樣被一搶而空,許多遊客臨走還會扯上一段放在包裡帶上。中國人曾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物質匱乏階段,甚至在如今很多地方依然衣食難溫飽,對物質的過度追求多少可以理解。《夾邊溝記事》裡曾記叙述到,大饑荒的很多年後,很多當事人一看到食物,依然會下意識地流口水,或者多貯藏一點食物,哪怕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