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不守公德就能占到便宜?

http://www.CRNTT.com   2012-10-18 12:39:10  


 

  ■ 不守公德損害的終是自身利益

  微博上最近流行一個段子,調侃國人集體闖紅燈的陋習:“凑夠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並美其名曰:“中國式過馬路。”轉發此段子的人不少,有網友還加上自己的感慨:謔!這是過馬路啊,還是過景陽岡啊?靠人多硬攔汽車,忒不文明!

  感慨歸感慨,仔細一想,還真讓這段子說准了。平常我們過馬路時,這樣的過法確實不鮮見。有一兩個身影老老實實等變燈,還被同伴責罵:快點兒,別傻等了!許多時候,我們自己下意識也就隨大流走了,一抬頭:哎,這不紅燈嗎?我怎麼過來了?

  類似於這樣的交通陋習國人還有很多,摩托車不戴頭盔、鳴喇叭、車輛故意遮擋號牌、在單行線逆行、等車不排隊等等。

  細細分析這些交通陋習的原因,不外乎是“圖方便”:還是紅燈,但道路上沒有車輛經過,行人圖方便跑著過斑馬線;有頭盔寧願放在後備箱中,看到前方有交警,就拿出來戴上做個樣子,等一過交警的視線便馬上摘下來;一些小車在升平街上逆行,為逃避處罰故意用撲克牌遮住號牌,搶先一步上車找座……

  這些看似占了小便宜背後,實際上損害的還是自身利益。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亂闖紅燈,輕則造成道路的擁堵和混亂,重則就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等公交車不排隊,地鐵裡面打架,唯一能夠帶來的結果就是造成公共交通工具的無序並延誤所有人,包括自己的寶貴時間。俗語有雲“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可能在某一次你是違反公德的得利者,但是在更多的時候每個人都是不守公德的受害者。如果每個人都因為私利而置公德於不顧,視法律如無物,那麼最終的後果就是公共生活失序,而混亂損害的將是每個人的自身利益。

  每個人其實都是弱者,在某個時空中有可能轉換成某種程度的強者。如果強者對於弱者多幾分體恤,我們的道德至少不會這樣混亂。或許在不同群體的身體、言語互毆中,社會急需明晰道德邊界,構建讓彼此不再相互傷害的社會共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