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經濟改革和再平衡的實現路徑

http://www.CRNTT.com   2012-11-20 08:46:37  


應將綜合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再平衡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對內外挑戰的戰略選擇。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訊/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學習時報發表經濟學博士劉衛平文章表示,當前,國際政治經濟正處於急劇變化的歷史轉折期,許多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趨勢開始由釋放市場力量,迅速向保護主義這一對自由貿易政策有著巨大衝擊的方向轉變。為此,應將綜合規劃經濟社會發展和實現再平衡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應對內外挑戰的戰略選擇。

  面臨的挑戰:資源、環境與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

  文章稱,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亟需解決三方面問題:一是統籌城鄉與區域發展、改變城鄉二元體制;二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的升級轉型;三是國際化進程中面臨的“資源”、“環境”與“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三大挑戰。同時,中國經濟發展還面臨經濟發展不均衡、能源和環境瓶頸,以及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三項重大發展挑戰。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失衡、社會內部及經濟內部的結構性失衡等已經成為中國改革與發展所面臨的獨特背景。

  雖然目前中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但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一半勞動力在從事農業生產,工業化的任務遠沒有完成。按照十八大的規劃,還有大量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需要融資建設;另外,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階段,我們需要解決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如何使長期處於高能耗、低附加值的生產產品向低能耗、高附加值水平轉變。當前中國城鎮化率剛剛突破50%,距發達國家 80%左右的平均水平還有很大差距,正是這個差距和壓力決定了中國城市化發展的巨大空間,更決定了未來幾十年里,中國城市化建設和產業升級轉型發展的需求,將是中國乃至世界經濟穩定增長的動力。

  就國際化而言,中國實施“走出去”戰略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中國也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參與國際合作,從中熟悉國際規則並尋求與掌控其發展空間。一方面,我們需要為國家的發展到國際市場“開發”資源;另一方面,在促進全球GDP增長的同時,作為負責任的大國,中國需要建立從基於“開發”理念到“發展”理念的模式轉型,並向投資對象國輸出整套的可持續發展規劃,以促進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與社會均衡協調發展相結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