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邱震海:十字路口須防止共識分裂

http://www.CRNTT.com   2012-12-01 10:05:57  


 
不推高期待值,不拖延路徑設計

  在這種情況下,未來的改革“小打小鬧”容易,但真正下刀動手術則依然難上加難。即便如增加低收入人群收入等權宜之計的改革舉措,進展到最後也還是會遇到利益格局的破解問題。所謂“功夫在戲外”,收入分配機制改革最後成功的關鍵,當在於收入分配機制以外的領域。

  但這樣說並不等於未來的改革必將一事無成。相反,從較易操作的層面切入,但對於利益格局的“硬骨頭”及其破解,必須有一個周密的考慮和全盤的部署。

  未來一段時間裡,各種改革的建議或路徑設計都可能出台,從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到城鎮化建設,從國企改革到土地、稅務改革,雖可能不直接觸及問題的核心,但只要在操作上有的放矢,循序漸進,還是有可能逐步接近利益格局破解的大目標。至於政府退出市場、重新定位政府職能的改革,從上述改革開啟之時,就應有所設計和試驗,一旦上述改革基本就緒即可推開。

  開啟上述改革之門時,須要注意的是,既不無限推高對改革的不切實際的期待值,尤其是對一步到位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期待,但也不以此為由拖延事務性改革(如收入分配機制改革、國企改革等)以外的利益格局改革的進程。

  這須要“十八大”後的新領導層在推進改革方面,既給人信心,同時也讓人看出循序漸進、切實可行的路徑安排。不然,一段時間後,當改革的期待值被喚醒、拉高之後,失望的情緒也將很快降臨。屆時,中國社會情緒可能將再一次面臨逆轉。

研究改革規律,避免左右之爭

  在中國改革走出“深水區”的關鍵時刻,中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是,左右之爭很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依然須要謹慎處理的問題。

  過去幾年,由於改革進程的停滯和社會矛盾激化,中國改革實際上面臨十字路口的多難抉擇。由於改革方向不明,勇氣不足,改革繼續前行勢必面臨風險,因此出現了十字路口向左走還是向右走的問題。無論是所謂“重慶模式”還是北京思想界的左右之爭,都無不折射了這一點。

  一個正常、健康的社會,應該是多元和寬容中伴有理性和思辨,從而既保證人們的思想自由,同時又確保人們在擁有思想自由的同時,也擁有相當程度的理性和思辨能力,最後展現的是高度自由與高度理性結合的現代文明社會。而茫然的思想狀況,則是多元背後的混亂,繼而無從獲得理性與思辨的矯正。這顯然十分危險,而今天的中國正處於這樣的危險之中。更重要的是,所謂的左右之爭,表面上看似乎熱鬧,其實卻充滿了膚淺,或至少只是在問題的表層打轉,而繞過了問題的真正核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