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政治含義

http://www.CRNTT.com   2012-12-04 08:50:01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訊/剛剛進入2012年的時候,人們最為擔心的就是經濟下滑。中國外匯發表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文章稱,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中國經濟的確出現了不斷下滑的趨勢,但並非傳說中的“硬著陸”;2012年是有驚無險的一年,世界末日的預言煙消雲散,但是,中國經濟很可能將進入一個增長放緩的新階段。

  在過去20年間,中國經濟增長的最主要來源是工業化和全球化。這兩者又是相互支撐的。正是由於從20世紀90年代之後,全球貿易出現了從產業間貿易到產業內貿易的轉變,給中國加入全球化提供了難得的機會。無論是飛機製造,還是服裝鞋帽,世界上任何一個產業,任何一個產品,都會至少有一個生產環節,可以落戶中國。而中國企業的模仿能力是超強的,學習曲線是最陡的。於是,中國一夜之間醒來,發現在不到20年的短短時間裡,自己已變成了世界工廠。

  文章指出,問題在於,這樣的增長模式已經難以為繼。從國際因素來看,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外部市場,尤其是中國傳統上所倚重的發達國家市場一蹶不振。歐洲的主權債務危機尚未塵埃落定,美國的財政危機正在懸崖邊上,日本的債務負擔已是千鈞一發。貿易戰、貨幣戰和就業戰硝煙彌漫,中國則是各種保護主義政策的最大受害者。從國內因素來看,依靠廉價勞動力生產廉價產品出口的模式已經無法延續。如果你最近到過東莞這樣的出口基地,你會發現,夜幕降臨之後,那裡的燈光遠不如以前明亮了。

  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本傑明•弗裡德曼在《經濟增長的道德含義》一書中曾經講到,在經濟快速增長期間,一個社會的心態往往會更加樂觀、開放和寬容;而在經濟增長速度放緩或衰退期間,一個社會往往會變得更加悲觀、封閉和排外。的確,在一般情況下,增長速度快是好消息,而增長放緩不會是什麼好消息。但是,如果是從經濟過熱回歸到正常的增長速度呢,或許,增長放緩會是一件好事而非壞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