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鄧聿文:誰摧毀了中國股市

http://www.CRNTT.com   2012-12-07 09:41:24  


 
  總之,中國股市的長期單邊下跌雖然具體原因不一,但這些原因背後都連著政府,前有政府的制度設置失誤導致股市風險頻發,後有在股市下跌時,政府本應履行自己對股民的信托責任,卻在所謂市場化借口下,無所作為,放任市場不管,從這個角度看,摧毀股市的不是別人,正是政府自身。因此,拯救股市,也必須從政府救市開始。

  作者簡介:鄧聿文,和訊網專欄作者,供職於中央黨校學習時報,民革中央社會與法制委員會委員,香港天大研究院特邀研究員、中國問題觀察者,多家報刊專欄作家,知名評論家,《幸福的權利》《中國必須贏》、《中國經濟大突圍》等書作者,主要關注和從事中國社會的轉型與改革研究。

鏈接:

鄧聿文:股市大跌的元凶

  2012年11月21日06:55 來源:和訊網 作者:鄧聿文 

  中國股市再次創下近三年的新低,想起郭樹清在剛剛結束的十八大上的一句“名言”:“監管部門應對股市下跌承擔一定責任”,儘管郭表示這“不是等於完全的責任和絕大部分的責任”,但是,能如此坦然地承認監管部門的過錯,在中國的政治文化裡,也實屬難能可貴。

  在中國的政治生活中,我們所能聽到或看到的,多半是,某件事有成績歸功於政府和領導,至少是首先要歸功於政府和領導;某件事辦砸了,則是別人的錯,是參與者沒有按政府和領導意圖去做的緣故,政府和領導是不會犯錯的,他們永遠是“偉大正確光榮”,即使有錯,也不承認。在這樣一種政治文化裡,我們難得聽到政府部門公開承認應為某件事擔責,雖然郭也留有一個尾巴。

  既然監管者承認有錯,那麼,就應該找出錯在哪裡。這點郭沒講,反而唱起了“老調”,認為作為一個新興市場,存在不可逾越的缺陷和不足,比如投資的理念等。直言之,郭認為,中國股市散戶太多,他們的投資理念有問題,應為股市目前的狀況負首責。很多學者也把散戶太多,看作中國股市走向成熟的最大障礙。

  然而,將中國股市扶不起的責任要散戶來扛,是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散戶在這裡作了替罪羊。固然,散戶有自己的缺陷,甚至致命的缺陷,比如,散戶喜歡做短線,沒有長期投資的思維;愛追漲殺跌;心理承認力差,從而造成股市波動,等等。但是,在我看來,中國的所謂機構投資者,包括公募和私募,並不比散戶好在哪兒。散戶的投資業績雖然從整體上看,比不過後者,可是,根據一些不完全的統計,在熊市裡,能夠跑贏大盤的基金也不多,而這些基金,都有著雄厚的資金勢力,有著信息優勢,還有著強大的研發團隊,但是,看看他們在股市裡的表現和投資風格,也委實讓人不敢恭維,除了砸大盤還是砸大盤,股市的每次恐慌性大跌,都是這些基金製造的,因為只有他們才有這種力量和脾氣——反正錢又不是他們的。所以,把股市的下跌責任算在散戶頭上,至少是避重就輕。

  還有一種似是而非的說法,謂中國經濟形勢不好,才導致股市一路下挫。中國經濟確實表現欠佳,但再不佳,也比處於歐債危機中的國家的經濟強得多,然而看人家,股市快恢復到金融危機前的水平,美國股市甚至創了新高。這如何解釋?另一方面,把股市下跌的責任歸咎於經濟下滑,也與預期原理相悖。股市中的一個經典說法,乃謂其反映一種未來之預期。既然是預期,就是提前反映,也即當年的股市表現,大約反映的是投資者對來年經濟的看法。股市從2009年一個較長時期的反彈結束後,三年多時間,一直就綿綿跌個不停,難道今年股市的表現不佳,反映的是明年中國經濟會出大問題?可從中國經濟的基本面來看,最近一兩個月企穩的跡象非常明顯,匯豐的10月PMI也重上50的榮枯線,基金經理們難道看不到這點?

  我認為,這些都不是中國股市大跌的原因,至少不是主要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