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憶念今年辭世的幾位文史大師

http://www.CRNTT.com   2012-12-31 11:49:55  


历史学家、复旦大学资深特聘教授朱维铮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張守常
中國古建築學家羅哲文
著名紅學家周汝昌
台灣史學家何炳棣
著名學者南懷瑾
著名蒙古暨元朝史學家蕭啟慶
  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訊/ 復興中華文化,不僅要有文化建設的新藍圖,不僅要有奔向未來文化發展輝煌前景的決心和信心,而且也不能忘了對於歷史文化資源的繼承。2012年逝世的幾位文史大師,為振興中華文化夢想付出了畢生的精力,他們學識淵博,心胸寬廣,貢獻卓著,在辭舊迎新的年終時刻,我們更追憶和懷念這幾位文史大師,他們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在文史學術方面的巨大貢獻是我們振興中華文化的寶貴資源。

  3月10日,中國著名歷史學家、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朱維錚先生病逝,享年76歲。

  朱維錚(1936-2012)先生治學嚴謹、功力深湛、涉獵廣泛,是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文化史、中國學術史、中國史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國近代史等多個領域的著名歷史學家,他學術成果卓著,享譽海內外。朱先生早年師承於陳守實、周予同先生,繼承了複旦優秀的史學傳統。

  早在1980年代,朱維錚先生就是文化史研究的主要倡導者、開拓者和建設者。他參與主編《傳世藏書》經學與經學史類文獻,擔任《儒藏》經學史類文獻整理的主編。他提出了富有創見的觀點,如:經學史是中國中世紀的統治學說史,經學演變有明顯的“學隨術變”特征,經學史與我國邊疆歷史有複雜而密切的聯繫等。能提出這樣觀點,非是功底深厚,慧眼獨具不可。朱先生主持建立了全國首個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室,在思想文化史領域銳意開拓,成果豐碩。他和龐樸教授合作主持編輯了《中國文化史研究叢書》28種,具有學術里程碑意義。他傾三十年之功撰寫了《走出中世紀》(1987)、《走出中世紀(二集)》(2008)等著作,功力深湛,見解獨到,思想清新,此書出版不久即被譯成英文,在國際學界產生很大反響。

  朱維錚先生還非常重視明末以來傳教士與西方文化在中國的傳播、蛻變及其在傳統政治演變過程中的作用。他推動了上世紀80年代以後國內的中西交通史、基督教在華史、宗教史等領域的研究,也為晚明以來的政治史、思想文化史研究引入了新視角。

  1993年,他主持召開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會後編輯出版了《基督教與近代文化》一書。他還先後主持了《馬相伯集》(1996)、《利瑪竇中文著譯集》(2001)、《徐光啟全集》(2011)等重要文獻的整理出版,為相關領域研究奠定了權威性的資料基礎。他與錢鐘書先生合作,主編了《中國近代學術名著叢書》(一輯十種,1998),並為每種著作撰寫長篇導論。他還撰寫了文化史普及著作《音調未定的傳統》(1995)《壺裡春秋》(2002)等。

  如此聰慧博學的史學大師的逝世是中國史學界的巨大損失!我們非常懷念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