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機遇潛力紅利:十八大後的轉型與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3-01-04 09:25:06  


  中評社北京1月4日訊/此間《學習時報》日前登載遲福林的文章“機遇潛力紅利:十八大後的轉型與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國的最大紅利,中國當前要以“最大的紅利”,抓住“最大的機遇”,釋放“最大的潛力”。詳論如下:

  我們說“改革是中國的最大紅利”,就在於抓住國內巨大需求潛力釋放的最大機遇、發掘人口城鎮化的最大潛力,直接取決於重大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的實質性突破。就是說,要以“最大的紅利”,抓住“最大的機遇”,釋放“最大的潛力”。當前,改革的內外環境正在發生深刻複雜的變化:一是轉型與改革交織融合,經濟轉型、社會轉型、政府轉型都直接依賴改革的突破。二是改革面臨的利益矛盾更為突出,既涉及增量利益合理分配,更涉及存量利益格局的調整;未來幾年的改革能否在調整利益關係、解決利益失衡上取得重要進展,將牽動和影響發展穩定大局。三是改革的時間和空間約束增強。“改革與危機賽跑”不是危言聳聽。面對複雜多變的內外發展環境,逼迫我們牢牢把握改革的主動權,盡快形成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不失時機地深化重要領域改革。

  著力推進消費主導的轉型與改革

  分析我國中長期經濟增長的基本趨勢,需要客觀判斷國內市場需求、尤其是消費需求的增長趨勢。隨著我國由生存型階段進入發展型新階段,城鄉居民物質文化需求的內涵、結構與規模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消費結構正在由生存型需求為主向發展型需求為主、由物質性消費為主向服務性消費為主轉變。在這個特定背景下,我國未來5—10年消費潛力釋放與結構升級的空間巨大。初步測算表明,到2020年,城鄉居民名義消費總量規模有望達到45萬億元左右;加上消費潛力釋放創造的投資需求,2020年內需規模有可能接近百萬億元的級數。如果潛在的消費需求能夠得到比較充分釋放,就有條件支撐未來10年7%—8%的增長。能否抓住國內需求潛力釋放的重要戰略機遇,取決於消費主導轉型與改革的實際進程,即能不能用5—8年的時間形成以釋放國內需求支撐可持續增長的基本格局。

  以改革破題投資轉型,實現投資與消費的動態平衡。未來5—10年的經濟增長,究竟是繼續高度依賴投資還是以擴大消費為主?我國尚處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保持一定的、合理的投資率符合基本國情。問題在於,多年來投資率居高不下,投資規模增長過快,使投資—消費失衡成為經濟運行的突出問題。實踐證明,長期依賴投資驅動的增長是不可持續的。沒有消費需求支撐和引導的投資,在保短期增長的同時,會給中長期的增長積累更多的結構性矛盾。適應消費需求釋放和消費需求結構變化的大趨勢,著力推進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重在以改革破題投資轉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