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按照規律發展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3-01-06 08:45:30  


 
  政策組合同時有利於推動體制改革

  文章表示,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組合不僅是短期穩增長的舉措,同時也有利於推動相關體制的改革。

  減稅是收入分配改革的一部分。過去十年財政收入增長年均超過22%,超過GDP增長一倍;居民收入增長平均8.6%,低於GDP增長。按照國民經濟的合理分配,居民收入低於GDP增長,就一定是政府和企業分多了。未來十年人均收入翻番,減稅也是實現該目標的保障之一。結構性減稅是作為穩增長的短期政策提出來的,但是中小企業稅收過高是一個整體問題。不能把減稅變成一個常態性的政府行為。把減稅設計為逆周期調整的機制,可能是一個更合理的長效制度性安排。

  減稅可能助推支付職能的轉化和預算硬約束的改變。減稅是減少財政收入,加上未來在教育、社保、醫保等方面福利支出增加,如果不減少一般財政支出,可能加劇財政收支失衡。財政預算硬約束這個老大難問題的改革必須提上議事日程,否則財政赤字和債務增加可能導致金融和經濟風險加大。這些財政體制改革的內容也符合會議公告關於“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精神。

  貨幣政策提出要“適當擴大社會融資總規模”。這不僅對2013年穩增長有直接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這將推動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比例的調整。社會融資結構不僅包括傳統的銀行信貸融資,還包括股權和債券融資以及民間融資。在間接融資規模一直較大並存在期限錯配風險的情況下,社會融資總額的擴大部分將更多地來自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的直接融資,這意味著證券市場將有較大的擴張和發展。債券市場的發展有利於加速利率市場化,利率市場化有利於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社會融資結構中還包括民間融資。社會融資總額擴大,也意味著民間非正規金融的發展,意味著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多層次融資市場從天使投資、風險投資再到PE的建設和完善。

  推動“有效益”的經濟增長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的2013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尊重規律、攻堅改革是實現目標的思想方法和途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