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會發生一場“廉價革命”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1-22 09:49:03  


 
  在當今世界,“廉價革命”的現象在很多社會都存在著。這些年來,很多國家所發生的“顔色革命”就是這樣一種廉價革命。人們觀察到,顔色革命有“三件法寶”或者三個要素,包括知識階層理想主義的激進化,社會與日俱增的不滿因素和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有效通信技術。只要這三種要素有效結合在一起,就很容易造成一場勢如破竹的廉價革命。

  在任何社會,知識階層是最具有理想的階層。他們從理念上不滿足於現實,或者說現實社會不能滿足他們的理念,於是他們都在隨時尋求變革,不管是通過改革的方式還是革命的方式。一般的情形是,現實和他們的理想越遠,他們的行為就會越激進。

  社會上的不滿因素比較複雜一些。從總體上看,如果知識階層更多的是追求比較抽象的理念,那麼社會上各種不滿因素更多的是追求物質上的不滿。經驗地看,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除知識階層外,大部分社會群體所追求的是物質利益。農業文明的農民起義和工業社會的工人階級運動都是如此。只有到了後現代社會,在人們達到了充分的物質生活水平之後,才開始出現以追求理念為目標的“後現代革命”。(不過,歷史上也有追求屬於“理念”的社會不滿者,最顯然的就是宗教領域。)

  第三個法寶就是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通信技術。這種技術有幾個主要特點,包括分散性、形式多樣性和低價格。在所有通信技術中,互聯網是真正意義上的大眾通信技術。正因為這樣,互聯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這一點對任何社會成員都是一樣的,無論是政府官員還是平民百姓。這就表明,政府或者任何其他組織要對互聯網進行完全的控制,已經成為一件代價極其高昂的事情,對互聯網進行控制損害到所有使用者的利益,包括社會的利益和政府的利益。

知識群體提供革命願景

  當這三種因素分別在各自的領域內運作的時候,並不會造成革命的局面,但當它們結合在一起的時候,情況就會截然不同。在很多場合,社會不滿往往存在於底層,尤其是貧窮階層。他們也經常表達不滿,甚至是暴力反抗,但經驗地看,他們成功的機會並不是很大。也就是說,社會成員因為追求物質利益而對現狀不滿,這種情形本身不會導致革命。因為人們追求的往往是不同的利益,各社會群體之間很難達成革命的共識。這種要素如果要轉變成為革命的要素,就要和知識群體結合起來。當追求物質利益的各社會群體,接受了由知識階層提供的一個特定的“理想社會”時,他們就具有了革命的共識,因為這種“理想社會”給他們一個期望,那就是,在那個“理想社會”,他們不同的物質利益都能同時得到實現。

  的確,從歷史上看,較之追求物質利益的社會群體,知識群體在製造革命的過程中的作用尤其顯著,甚至是關鍵作用。當知識群體只是局限於理念領域對社會表達不滿的時候,或者說用他們的理念來對現實社會做批評的時候,也不會導致革命。因此,要引發革命,知識群體就要和追求物質利益的社會群體走在一起。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互聯網更多的是一種社交工具,其本身也並不具有政治性。但如果知識群體把社會的不滿和社交技術結合起來,把他們的“理念社會”推銷給不滿於現實的社會群體的時候,互聯網的性質就會發生突變,可以演變成最有效的革命工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