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會發生一場“廉價革命”嗎?

http://www.CRNTT.com   2013-01-22 09:49:03  


 
  當代世界所發生的顔色革命,往往是這三種要素結合的產物。顔色革命的破壞力極強,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推翻一個舊的政權。較之傳統上需要犧牲大量人命的革命來說,顔色革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革命方式。但必須指出的是,顔色革命很難建設一個新政權。這裡有很多因素。首先,引發革命的知識群體,他們的理念過於理想,並沒有多大的實際操作性。儘管他們往往是革命的主體,但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和政治手段來建設一個新政權。其次,追求物質利益的社會群體,他們的不滿因素在革命期間得到散發,但因為新政權建立不起來,或者新政權非常微弱,難以有效地發展社會經濟,他們的期望同樣不能得到滿足。在很多場合,革命之後,他們的物質生活反而惡化。在推翻舊政權過程中,互聯網是一種有效的動員工具,但一旦涉及到建設,互聯網往往失去了同樣的功能,反而會走向反面。互聯網使得社會上的各種利益都釋放出來,表達出來,達成不了任何意義上的共識,往往成為社會群體間的衝突的工具。或者說,革命之後,互聯網以“民主”的方式把社會利益碎片化。很顯然,沒有社會群體間的高度共識,要建設一個新社會和新政府是極其困難的。這也是那些發生顔色革命的社會今天所面臨的局面。

  中國的情形又怎樣呢?不可否認,在所有這三個領域,中國也存在著類似的情況。

  首先是知識階層的激進化。在社會層面,各種意識形態紛紛出現,呈現出一種百花齊放的局面。今天知識群體所秉持的各種意識形態,不再僅僅具有學術意義,而是具有了深刻的政治含義。對知識階層的很多人來說,他們缺乏以學術或者歷史的角度,來關切他們所認同的理念的動機,例如民主、自由、人權、社會公正和正義等等,也並不關心在經驗層面是否可以通過他們所認可的方式,來實現這些他們所認同的理念,他們所關心的是能否把這些理念當成一種有效的工具。只要一個理念對社會大眾具有吸引力,它就會被知識階層的一些人所利用。

  社會層面的不滿更是顯然。中國的社會抗議運動從來就沒有間斷過。但社會抗議的影響僅僅是局部的。例如農民抗議,往往是一個村,或者幾個村,構成不了全國性的抗議,並且農民抗議往往是物質利益所導向的,當局比較容易應付。更為重要的是,農民抗議往往是反應性的。也就是說,農民抗議往往是對官方錯誤政策的反應,例如很多抗議是由土地問題引發的。工人的罷工或者抗議,也往往是一個工廠,或者幾個工廠,也具有地方性和物質性。

  和知識群體有關的抗議,往往具有全國性的意義。在任何國家,知識都具有全國性,甚至國際性。在今天的中國,無論是左派還是自由派,都具有全國性的知識網絡,任何一個角落發生了知識抗議,都可以遍及到整個國家。宗教方面的運動也有類似的情況,也不可忽視的,各個知識群體已經不滿足於他們理念層面的革命,而開始走向現實社會。知識群體的理念和社會不滿因素的結合,已經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