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夏斌:把脈中國經濟大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13-02-23 08:55:20  


 
  二是抓住系統性風險問題的解決。

  美國學者魯比尼曾預測,2013年中國經濟要出事;國外某機構又預測,2016年中國整個銀行體系要崩潰。我們可以不信,但應該把這些預測當苦口良藥,起到警示作用。

  從風險傳導機制入手,我們很容易理解一系列經濟問題的邏輯關係。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必然的,堅持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方向也是必須的。打擊投機炒房,就會導致房市交易量和交易價格的下降;量價下跌,從實體經濟講,必然會引起其他行業投資、工業利潤、稅收下跌;從資金鏈看,房價下降,自然會引起土地價格下降;地價下降傳到土地財政收入大減,再傳到地方融資平台問題難解決,最後會不得不引起整個銀行體系的穩定問題。

  中國2400多家上市公司中,銀行股只有16只,但利潤卻占2400多家公司利潤近一半,如果銀行資產質量下降,股市怎麼能“由陰轉晴”?

  所以在去年底曾提出,房地產調控是2012年宏觀調控的難點和關鍵。但是,年初以來國務院領導、住建部在不停地強調要調控,為什麼市場、地方政府仍在與中央政府博弈?因為仍存在不該有的預期,期盼房價恢復上漲?

  能不能把打擊炒房、支持剛需的政策說得更精確、明朗些?更徹底、長期化些?這本應是可以的,但實際上又不行。因為信號明朗後,炒房的人會紛紛拋售,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國經濟危機就會真的來臨。目前採取不明朗的預期策略,估計是想穩住增長,但這又絕不是長遠的良策。所以說,今年的經濟困難,在明年上半年仍會存在。

  今後怎麼辦?

  文章分析,下一步,要看中國房地產投資下降後,其他投資能不能替代,否則中國經濟增長就會很麻煩。

  目前靠政府投資財力已有限,能不能真心實意去鼓勵、而不是被動響應落實“新非公36條”?能不能變賣一些國有股份,擴大民間資金的“投資乘數”?中國不缺資金,只要放開管制,理順政策,會湧現大量民間投資替代房地產投資,補上中小城鎮建設中的財政投資缺口。

  不少人對中國經濟很悲觀,富人移民的不少,部分消極情緒也體現在股市走勢上。究其原因,除了經濟增速合理下降,主要是因為一些人看不清這些系統性風險,弄不懂政府準備怎麼去解決,因此他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

  其實,相當多的人既認同中國增長的巨大潛力(但僅是潛力),但又因看不清前途而缺乏信心,這是當前中國經濟深層次的大問題。要抓住化解系統性風險這一牛鼻子,政府就需要對經濟發展中已積累的很多麻煩必須做出系統的、正面的回答。

  只有把當前困難的“底數”向市場坦然承認,同時把一系列需要調整的政策說清楚,包括如何解決投資替代問題,如何提高消費,並在逐步解決好房市泡沫問題的同時,使逐步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預期明朗化,才能讓海內外投資者真正確立理性預期,相信中國在今後十年仍擁有經濟高增長的潛力。否則,只能以危機形式來強制實現經濟調整,後果難以預測。

  因此,尋找今後5年-10年中國經濟的重大問題,不妨從以上兩大問題切入,順藤摸瓜,綱舉目張,從而理清經濟改革“頂層設計”路線圖。

  應抓緊制定國家關於促進居民消費的發展規劃,統籌結構轉型和發展方式的轉變。在內部,應盡快制定一個化解系統性風險的預案,重點圍繞用一定的時間消除房市泡沫、使經濟平穩增長這一主題,提出組合性的政策儲備,擇機逐步出台,在平穩增長中真正做到經濟結構的逐步調整。

  其他單項的重大經濟問題,可以從配合的角度,分別搞單項改革方案。例如,關於金融改革、鼓勵創新、資源價格改革、擴大世界市場等。特別是最後一項,在今後5年-10年全球需求減少為大概率事件的情況下,如何消化中國已經形成的巨大產能和保持今後中國平穩增長中又新增的一塊產能,至關重要。

  新需求在哪里?必須開拓新的世界市場。除拉美、東盟十國,非洲市場不可忽視。16億非洲人的手機、冰箱、洗衣機、汽車、食品需求還會大大發展。“中非論壇”承諾未來三年我們給200億美元貸款,但遠遠不夠。

  作為戰略考慮,應抓住人民幣國際化和現有3萬多億美元儲備的歷史機遇與資源,在內部形成一個有長遠意圖的對外投資、貸款與援助的國家綜合性指導意見。我們應做出精細的安排,擴大人民幣和美元的“雙幣”對外投資、貸款與援助,讓資金出去,讓對方國進口中國產品、消化中國的產能,穩住中國的增長。同時支持對方國形成一定的投資能力、打造有競爭力的商品,進而擴大針對對方國的進口、特別是資源的進口,以平衡國際貿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