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水與癌:錢塘江沿線出現多個癌症村

http://www.CRNTT.com   2013-03-18 11:30:14  


 
  如今三個三年快過去了,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離居民區遠的化工廠搬了幾家,但近的卻沒有搬,這是什麼道理?而且化工廠還在批建。”韋東英曾舉報新建的一家“彩瑞化工”,但環保局對她的回覆按照韋東英的口述是:“這個名字是難聽,我們建議改名杭州彩瑞。”

  “污染的問題,難道改一個廠名就可以解決了?”韋東英不能接受,對環保局扮演的角色很失望。

  這對夫妻每天堅持巡查村旁的內河與錢塘江,在江畔有一個南陽污水收集中心,按照官方的說法,園區所有的工業污水都將通過管網進入污水收集中心而後進行污水集中處理。

  不過,韋東英夫婦發現污水收集中心的機器幾乎不運轉,“你看,都生銹了”,她領著記者站在防洪堤上俯瞰污水收集中心。

  3月8日上午10點,韋東英發現沿塘河上的赭山灣閘又開始放閘洩水了,黑烏烏的內河水直奔錢塘江。

  “隔幾天就放一次,潮水來了就把污水排進錢塘江,再從另一頭把江水引入內河衝兌。”

  記者看到,即便衝兌後的沿塘河水也是一片烏黑。

死亡名單

  韋東英對蕭山區錢塘江各段的排污口了如指掌,她懷疑工廠仍有暗管偷排,因為在廠區工作的外地打工者不止一次規勸她:“大姐,你們別告了,越告越糟糕,他們現在都在廠裡打暗井,污水通過暗井排走。”遺憾的是,韋東英找不到證據,因為工廠她是絕對進不去的,她告訴《新民周刊》,化工廠排氣排水多在後半夜,且有人在江堤上守著,“他們拿著對講機,看到我來了,就用對講機通風報信:韋東英來了,你們快關閥。”

  這對民間環保夫婦對《新民周刊》反映的問題得到了諸多村民的印證。不過塢裡村面臨的最大問題其實已經不是污染了,這個問題已經現實存在了近20年。韋東英悲哀地控訴:“老百姓有幾個20年可以等?”從化工廠出現,塢裡村的癌症病例就開始逐日增加,時至今日這個小鄉村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癌症村”。

  韋東英家中保存著一份她在2004年至2005年間記錄的村裡癌症患者與死亡名單,從1992年至2005年,塢裡村有近60人患癌症去世,年紀多在四五十歲,最年輕者20多歲,記者翻看這份沉重的死亡名單,發現村民們所患的癌症多是肺癌、胃癌、肝癌。

  2005年後的癌症病例韋東英沒有做統計,因為她和村民們逐漸灰心了,“村民們後來不再配合調查,問我,調查了又有什麼用,我沒法回答人家。”但是韋東英告訴記者,最近幾年,每年都有七八個人因為癌症去世,“這裡難道不是癌症村?”

  韋東英後來還曾做過一份《環境污染基本調查表》,記者摘錄了幾則——

  案例一:1962年出生的赭山街道村民馮志光在表格中寫道,自己患有肝癌,妻子患有子宮肌瘤,曾看見企業直接排污,“現在蓋住放,夜裡九點以後氣味濃,門窗打不開。”“井水不能用,以前水產品質量好,現在買回來有氣味,不好吃。”

  他抱怨說“(污染的問題)和街道說過,沒有用。”“給我一點錢看病。”在期望一欄,他寫下了“想環境(好起來),下一代不要患癌。”2009年6月12日,馮志光填寫了這份表格,不到半年後,他不治身亡。

  案例二:塢裡村民王江平,2008年6月在調查表中自述:“本人感覺感覺身體不適,附近人得癌多。”此後不久,在檢查中,王江平被發現患有肺癌,痛苦掙扎4年後凄慘離世,卒年54歲。

  在這厚厚的近60份表格中,村民們對家鄉的環境問題以及環保部門、街道、村委的瀆職抱怨連連。

  51歲的村民曹建妙質問:“為什麼塢裡癌症患者多,叫領導答覆到底為什麼!”而41歲的村民馮東海則直言不諱,不願意讀一些關於水污染的問題和法律維權的專業書籍,因為“老百姓靠政府為民辦實事才有用,讀書沒有用”。

  韋東英談起這些案例唏噓不已,忍不住抹淚,“老百姓心疼環境有什麼用?老百姓的痛苦有誰能放在心上?”

  塢裡村最讓人心酸的癌症家庭是一戶丁姓人家,50多歲的父親與30多歲的兒子前兩年陸續患癌去世,如今留下老婦獨守空房。

  村民們多懷念當初的青山綠水,那時候河裡魚蝦成群,然而現在捕獲的魚吃起來有一股怪味,韋東英說丈夫不久前捕獲一條野生鯽魚,賣給人家,結果買家上門抱怨燒魚的過程中滿屋子都是怪香味,有點像樟腦丸的味道,沒敢吃,扔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