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水與癌:錢塘江沿線出現多個癌症村

http://www.CRNTT.com   2013-03-18 11:30:14  


 
  除了癌症高發,塢裡村民的血液病也比較普遍,33歲的村民陳奇原本是一個外科大夫,如今卻因為嚴重的免疫系統疾病在家養病。陳奇脫去衣服,渾身的紅疙瘩讓人不寒而栗,他說這是免疫體統破壞後的病症,嚴重時呼吸困難,走路都艱難,因為瘙癢難忍,常抓得皮開肉綻。他去蕭山當地醫院治療,醫生直接問他住在哪裡,當聽說是塢裡村後,醫生斷言與污染有關,他又去上海華山醫院治療,醫生告訴他只有遠離污染才能痊愈。8年來,陳奇因為病患痛苦不堪,工作也丟了,他懷疑病是家邊上的馮氏彩鋼板廠導致的,這家工廠距離陳家不過十多米,生產工序中需要在鐵板上噴漆,而漆中含有甲苯,學醫出身的陳奇深知苯類對血液系統的危害。

  但他卻沒有辦法去索賠,因為家附近的各類化工企業多達20多家,究竟是哪家在排放有毒有害物質,他也無法說清。“污染是眾人皆知的,但與癌症與疾病具體有什麼關聯,我們沒有證據,政府也沒給我們一個說法。”

  陳奇想過搬離塢裡村,他曾去海南休息過一段時間,身體明顯好轉,但回來後又複發。“沒有那個實力搬離。”

  “我們這裡就是癌症村,我家邊上死掉的就十幾個。”他看著身邊年輕人一個個離開,很為自己的前景憂慮。

  韋東英的一戶鄰居在蕭山環保局工作,根據韋東英的說法,這家人幾乎從不讓孩子住村裡,周末偶爾回來一次也很快回城。

  除了水,塢裡村的土也被致癌物污染,村民們因此不敢吃本地種的菜,這更增加了生活成本。

  “化工廠來了,我們的地被征用,沒有得到一點好處,反倒賠了性命。”多個村民反映。

更多可怕事實

  對於“癌症村”的說法,離塢裡村稍遠一些的紅山村被公認為癌症村中的“頭魁”,儘管官方至今同樣不承認“癌症村”的說法。

  紅山村的癌症病發率比塢裡村還高,原因在村民們看來很有警示意義——因為該村距離化工區比較遠,上世紀90年代,塢裡村民為污染問題抗爭時,紅山村的村民們覺得環境污染並不會影響到自己,因此照舊吃井水,用內河的水澆灌稻穀、蔬菜,收獲的莊稼自家食用。直至2008年前後,紅山村才通上自來水,但為時已晚,“當時沒有意識到,現在進入癌症高發期了。”邵關通苦笑,“幸虧我們塢裡村鬧得早,否則癌症還要比現在嚴重。”

  《新民周刊》進一步的調查發現,在蕭山臨江工業園區及周邊的黨灣鎮等地同樣存在多個類似塢裡村、紅山村這樣的“癌症村”。根據環保部門的要求,園區的工業污水集中至蕭山臨江污水處理廠,這個污水處理廠還一並處理周邊11個鄉鎮的生活污水。

  通過巨大的污水管道,污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污水排入錢塘江,但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對該排污口的水樣抽檢發現其含有多類有毒有害物質,包括氯代苯胺、全氟辛酸、氯代硝基苯、氯苯等致癌甚至生殖侵害殘留物質。

  因為怕本地人鬧事,工廠並不招用本地人。印染廠的不少外地工人租住在塢裡村及周邊村落,村民們時常看到這些外地工人渾身紅色、綠色,染料是什麼顔色,人就是什麼顔色,連眼瞼都是五顔六色的。

  有印染工人告訴《新民周刊》,這些顔色幾個月都洗不掉,咳出來的痰都是帶色的,洗澡後,換上白襯衫,一出汗,領子都是紅色。

  村民們最可怕的傳聞便是印染廠的污染會導致不孕不育,因此工廠怕承擔風險,也不願招收年輕女工。

  邵關通常去“二十二工段”的這個排污口,他並不懂得專業的化學知識,但直觀的感受足以讓他對環境憂心忡忡,他眼前的污水有時候是紅的,有時候是綠的,異味濃烈,“難道這就是無害化處理後的污水?”

  一組數據或許可以說明環境污染對整個地區的危害,南陽鎮2012年征兵工作,270名應征青年,最終只有17名體檢過關。塢裡村去了17名應征青年,結果只有邵關通的兒子一人合格。

  21歲的兒子如今遠在他鄉,邵關通、韋東英夫婦決定堅持抗爭下去,雖然生命受到威脅,家中玻璃也被人接連砸破兩次。

  韋東英說她想不通,這種斷子絕孫的事情為何得不到制止,“難道除了污染環境,就找不到賺錢的方式?難道中國的發展非要延續外國的老路?”

  因為污染的問題,塢裡村的村民們與村幹部產生隔閡,並指控村幹部們被化工廠一點點蠅頭小利就收買了。

  邵關通期望將村民們整體搬遷,因為化工廠已經事實存在了,搬到哪裡就會污染哪裡,“地球哪裡有那麼多地方好讓他們污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