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水與癌:錢塘江沿線出現多個癌症村

http://www.CRNTT.com   2013-03-18 11:30:14  


 
共同的宿命?

  濱海大道東北方向的盡頭便是杭州灣,3月7日這天,雖有霧霾,但仍可依稀看見杭州灣大橋。紹興水處理髮展有限公司處理後排放出來的污水便從這裡排入杭州灣錢塘江內,附近一家工廠的工人告訴記者,排污時,污水通過管道噴出,在江面形成巨大的渦流,而污水的顔色則是五顔六色的。

  水務部門看到記者攝像很警惕地詢問。在這個排污口,綠色和平組織的抽樣同樣檢測出了包括氯代苯胺、全氟化合物等致癌物質,甚至還有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此類污染物質具有生殖毒性,常被應用於包括紡織品在內的多種工業生產。

  記者注意到,針對綠色和平組織的檢測報告,蕭山與紹興縣環保部門均曾予以否認,蕭山區環保局副局長朱海斌、紹興市環保局副局長胡劍都表示,“工業園區排放的污水都經過污水廠處理,符合國家標準。”朱海斌表示,工業污水即使經過了處理還是污水,不可能達到自然水那樣的清澈。根據國家標準,只要該污水經過自然水的80倍稀釋能夠達到無色就是正常的。報告中提到的芳香胺、硝基苯、二氯乙烷、氯苯等有毒有害物質,朱海斌表示“國標”裡面沒有要求,目前國內環保部門的技術和設備水平也無法檢測。

  在濱海工業園區內的萬豐化工廠附近,兩名來自四川綿陽的萬豐化工女工正在河道旁種菜,河道便與新二村那條曾被染成“血河”的內河相連。因為被污染,這條河如今被築壩隔斷,新二村的村民早已廢棄河道兩邊的農田不再耕種,但兩名四川女工不以為然。她們告訴記者,“化工廠與印染廠相比,很難說哪個毒性更大,為了生活,沒那麼多能力去講條件。”女工的工資每月不足兩千元,工廠每個月給她們發防毒口罩,但戴不戴就靠個人自覺,至於體檢,“目前還沒享受過”。

  來自綠色和平組織的調研顯示,紹興濱海工業園區與蕭山臨江工業園區的印染企業不乏一些國際服裝品牌如Zara、Levi’s等的供應商。

  紡織名城向世界輸出潮流的同時卻將污流留在了本地,地方官員摘取了GDP的果實,民眾卻在為生態危機埋單。

  環保部《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十二五”規劃》顯示,我國化學品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我國現有生產使用記錄的化學物質4 萬多種,其中3000餘種已列入當前《危險化學品名錄》,目前,我國化學品產業結構和布局不合理,環境污染和風險隱患突出,發達國家已淘汰或限制的部分有毒有害化學品在我國仍有規模化生產和使用,存在部分高環境風險的化學品生產能力向我國進行轉移和集中的現象。

  指望國際服裝品牌督促供貨商控制污染物的使用排放,在現階段無異於痴人說夢般的一廂情願,何況對服裝而言,有毒有害物的服裝殘留以及洗滌過程中對消費地的二次污染問題也同樣嚴峻,不久前發生的上海“毒校服”事件,有毒殘留的布匹就來自紹興地區。

  2010年,紹興縣印染超過170億米的布料,並且生產了超過1.3億件的服裝,紡織業作為紹興最大的支柱產業,占據當地工業經濟總量的58.5%。然而,籠罩在癌症陰霾下的村民們對這些數字樂不起來,因為付出的環境代價實在太大,恐怕幾代人都無法償還。

  紹興濱海工業區的排污口再往東,紹興上虞市的道墟鎮亦有不少村民向記者反映,他們那裡也有“癌症村”。化工企業開到哪裡,“癌症村”似乎便會出現在哪裡。

  上虞往東,寧波市慈溪地區,隨著杭州灣大橋的建成貫通,工業園區逐漸擴大,並已形成專門的印染區。來自那裡的民聲反饋是,因為污染物的排放,海產品產量削減,口感變差,老百姓們正在擔心步入上游的後塵。

  污水最終奔流入海,在有毒有害污染物中生長的海產品最終被端上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餐桌,甚至更遠。

  毫無疑問,環境污染的危害絕不可能局限局部地區。同處一片霧霾天下,如果不控制污染物的使用、排放,癌症或將成為我們這代人,甚至幾代人共同的歸屬。

  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200萬人,因癌症死亡人數為140萬,我國居民每死亡5人中,即有1人死於癌症,在全國不少大城市,惡性腫瘤已經超越心腦血管疾病,成為第一死亡原因。

  “如果我們就把這樣一個環境留給我們的子孫,我們的子孫以後祭拜我們的時候也不會感激我們,他們只會問,祖先們啊,你們到底在幹些什麼啊。”

  韋東英的這番話與噴湧的污水共同擊打著我們的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