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歷史述說:一個地主兒子的大學夢

http://www.CRNTT.com   2013-04-04 09:49:21  


  中評社北京4月4日訊/此間經濟觀察報日前登載胡鵬池的文章“一個地主兒子的大學夢”,內容如下:

  我說的這個地主的兒子就是我的二舅舅。

  二舅舅生於1935年元月,那幾日,天氣特別冷,北風呼號,大雪飄飄,且是早五更,那年是狗年。這是外祖父的第五個孩子,前三個都是女孩,終於第四個生了個男孩,家中大喜。這不,第五個又生了個男孩,按說也是大喜呀,然而外祖父卻一點也不高興。

  剛吃完早飯,外祖父就準備出門了。外祖母躺在床上呻吟著說:“他爹,你不看看孩子啊?”“有啥看頭?”說著就頭也不回地離家外出了。

  外祖母這輩子生了七個孩子,四女三男,前三個是女孩,接著三個男孩,收官之作又是一個女孩,我母親是老大。外祖母的生育太有規律了,三年一個。生老麼時,我母親已經出嫁,第二年就有了我,所以小姨才比我大一歲,二舅舅比我大整整10歲。

  周家是祖傳的大戶人家,良田幾十畝,房屋幾十間,子女多一些,也完全不愁吃喝開銷,外祖父不喜歡老二,實在是沒有理由的。“臘月,本來就天寒地凍,又趕上大雪,又是五更天,冷上加冷,早更頭出門的狗,家家人家門戶都沒開,哪有一根肉骨頭,只得自己吃狗屎了,一輩子的苦命。”外祖父後來對家人這樣解釋了他不喜歡老二的理由。

  既然注定是苦命的孩子,那麼當爹媽的就應給多一些關愛吧?外祖父卻不是這樣想的,這個脾氣古怪死板的人一輩子都對老二有一種莫名其妙的“不喜歡”。

  解放前,外祖父長年在外給資本家的二姐夫打工,一輩子沒有種過地,沒有經受過農田勞作之苦,但同時也沒有收過租。因此在解放後沒有被評為地主分子,相反被當作職工安排在另一個鄉鎮的供銷社繼續工作了兩年,最後又因家庭的地主成分被解雇回家。

  外祖父丟了工作回到家裡來,沒有一分錢的退休工資。他在這個家沒有地位,家中的大事小事都是由外祖母作主,他的兒女們可憐他們的母親一個女人家頂了地主分子的帽子挨批挨鬥,受苦受難,於是全都同情母親,都是母黨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