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13年中國經濟運行的趨勢與周期特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4-16 08:33:52  


決定未來經濟形勢的主要是趨勢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
  中評社北京4月16日訊/決定未來經濟形勢的主要是趨勢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從趨勢性力量看,中國經濟潛在增速下降,中長期下行壓力較大;從周期性力量看,今年驅動庫存和投資增長的因素較上年增多,但力度較弱、周期較短。今年中國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是潛在增速下降和短周期回升,與2012年兩大力量同時施壓、經濟下行壓力偏大有所不同。政策在做好穩增長、控物價和防資產泡沫風險的同時,應把抓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釋放現有增長潛力,加快培育新競爭優勢,實現增長階段平穩轉換。

  增長階段轉換是當前經濟形勢的中長期背景

  中國經濟時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研究員任澤平文章稱,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供求條件的變化,成功追趕的經濟體在高速增長期後,將面臨潛在增長率的下降。從近期經濟形勢看,這一增長階段的轉換正在發生,經濟增速在2010年2季度—2012年3季度期間出現連續10個季度的超長下滑。從失業和物價兩大壓力測試指標看,經濟持續下行並未導致明顯的失業和通縮,說明經濟運行在潛在增長率附近。在增長階段轉換期,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風險容易引爆,但只要政策得力、改革到位,中國有條件實現增長階段轉換,在2020年前保持年均7%的增長。

  ——近年中國部分傳統競爭優勢和增長動力逐漸削弱

  一是勞動供求格局發生變化,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低端勞動力工資漲幅尤為明顯。中國製造業勞動力工資跟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但已經明顯高於越南、印尼、印度等國,導致部分跨國企業低端生產基地從中國遷出。

  二是自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人民幣匯率大幅升值,2005年7月-2012年12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幅達31.4%,中國出口價格優勢減弱。從國際比較看,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屬於較高水平,2005—2012年間印度(-21.7%)、墨西哥(-16.6%)、韓國(-10%)等則出現了明顯的貶值,大大提高了這些國家產品的出口競爭力,“非中國製造”開始增多。

  三是重工業峰值臨近。典型工業化國家普遍在人均GDP達到11000國際元(1990年G-K國際元)時出現重工業比重峰值,2012年中國人均GDP為9136國際元。近年中國基建投資潛力下降,汽車、地產銷售大不如前,未來居民消費向服務類需求升級,重工業產能過剩呈趨勢性加重。2012年粗鋼產量僅增長3.1%,鋼價跌回十年前。

  ——中國一些傳統競爭優勢和增長動力仍然存在,新優勢和新動力正在積極培育

  一是市場規模、產業配套、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優勢強大。中國擁有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把中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中國道路、港口、通訊等基礎設施完善,明顯好於一般發展中國家,大大降低了企業生產和運輸成本。中國具備完整的產業鏈條體系,部分主要工業部門在全球占據領導地位,2011年中國出口占世界比重達到10.4%,製造業產出占全球比重達到19.8%,具備明顯的規模優勢。中國企業管理人員及勞工素質較高,2012年全國大學畢業生達到680萬,居世界第一,智力資源優勢明顯。二是產業升級呈現積極態勢,主導產業和基礎產業不斷高端化、信息化和服務化,新技術、新業態正醞釀著新的發展機遇。三是近年東部地區主動轉型,為進一步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城鎮化還有較大空間,近年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勢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