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克強指數”更切合中國經濟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13-03-22 08:20:17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近日,中文百科網站互動百科發布2013年兩會十大熱詞榜,由英國《經濟學人》雜志推出的“克強指數”名列其中。

  新京報發表財經評論人楊國英文章表示,“克強指數”的由來,源於李克強總理2007年任職遼寧省委書記時,喜歡通過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分析當時遼寧省經濟狀況,英國《經濟學人》自2010年底正式推出這一指數後,受到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衆多國際機構認可。

  由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組成的“克強指數”,花旗銀行在編制時將各自權重分別設定為40%、25%和35%。對這三個指標進行解讀,就會發現,“克強指數”更能精確地反映經濟現狀——現代工業生產與能源消耗密切相關,故而“耗電量”的多少,可以准確反映中國工業生產的活躍度、以及工廠的開工率;鐵路作為承擔中國貨運的最大載體,故而“鐵路貨運量”的多少,既能反映經濟運行現狀,又可反映經濟運行效率;而對於間接融資占社會融資總量高達84%的中國而言(銀行貸款又占到中國間接融資的絕對大頭),故而“貸款發放量”的多少,既可反映市場對當前經濟的信心,又可判斷未來經濟的風險度。

  文章稱,“克強指數”反映經濟現狀的精確,不僅體現在上述三個指標更切合中國經濟特征,還體現在具體數據的易於核實上。與GDP的統計相比,由耗電量、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三個指標涉及電網、鐵路、銀行的具體業績核算,與地方政府的GDP崇拜並無幹涉,也近乎沒有作假摻水的空間和動機,故而所取得的具體數據也更為真實。

  除此之外,通過耗電量權重占比高達40%的“克強指數”,還可以減少對宏觀經濟的誤判。中國經濟的“數字增長”,很大程度上由行政主導式的投資刺激所導致,但是,行政主導投資在牽涉“鐵路貨運量”和“銀行貸款發放量”兩個指標較多的同時,卻與權重占比最大的“耗電量”牽涉不大,故而“克強指數”對經濟狀況的反映亦更為客觀。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