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鄢烈山:我記憶中的文化大革命

http://www.CRNTT.com   2013-05-19 09:15:07  


 
  胡常德是我初一的語文老師,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同學們傳言他在武大的右派罪狀是,臂戴黑紗敲飯盆喊打倒赫魯曉夫的口號——雖然過了幾年赫魯曉夫變成我們咬牙切齒批判的反斯大林的修正主義分子,但反右時還中蘇友好著,你反對赫魯曉夫就等於反我黨,難道你胡常德比黨中央還英明嗎?胡常德老師不僅毛筆字寫得有款有型,人也儀表堂堂,不過誰叫他當過右派呢,娶不到老婆在情理之中。所以,他有時候吟誦“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之類古詩,我們覺得他確實在表達不滿,是沒有改造好的表現。聽說他後來被遣送回老家彭場鎮掃大街,直到文革結束才平反重回教育界。1999年我孩子在廣州讀高中時的語文老師,是胡老師在武大的同班同學,他告訴我胡的這一生比較慘(這裡不便轉述)。

  那時還沒有停課。一天,教我們幾何的趙老師,下課後坐下來和我們聊天,說:這回鬥爭很嚴重呀,同學們!你們注意沒有,說要“保衛毛主席,保衛黨中央”。你們讀過小說《保衛延安》吧,那是國民黨胡宗南匪幫進攻陝北進攻延安時,才提的戰鬥口號呢!

  隨後,“破四舊”開始了。我們這麼偏遠的地方,一個位於通海口公社下轄小鎮邊緣的中學有什麼好破的呢?

  我們學校叫“沔城中學”,望文生義應該是沔陽縣城的中學,實際上只是“二中”。“一中”(沔陽中學)在新縣城仙桃鎮,在全縣偏東部的漢江碼頭邊。我們這裡是舊縣城遺址,在全縣的偏西部,離襄河和洪湖不遠。日本鬼子侵華時,國軍128師師長、楊虎城舊部、軍閥王勁哉,搞他媽的“焦土抗戰”,下令放火把古城燒光,成了一片廢墟。我們上學那時,出了校門就是農村,農田里都有揀不盡的瓦礫,農家的牆院都是用殘石碎磚壘的。但縣政府是上世紀年50年代才東遷的,我們學校就是古老的縣衙門和原先的縣政府辦公處。花園、假山、古井、葡萄架,青石板道……我們能破的“四舊”,只是推倒了校園內的幾座石雕獅子。鎮上也沒有什麼好破的,寺廟宮觀解放後早拆除,城牆也早就扒了!

  哦,記起我周末回家說起“破四舊”,父親很敏感,他搬來梯子,把堂屋梁柱上端嵌的刻有“金玉滿堂”字樣的裝飾性木板鋸掉;又把母親陪嫁的兩個雕漆木櫃上刻的古裝才子佳人鑿了。從搞人民公社開始,抄家是家常便飯(生產隊的糧食等公物少了,誰敢阻止抄家那就等於承認自己是盜賊),私家內室根本沒有什麼隱私可言。

  再後來,就停課鬧革命了。

  貼大字報,批師道尊嚴,批校領導,學生為王好快活。

  記得有一天,老師們從鎮上回來,走到校門口,忽然停住了腳步,驚慌失措地往後退。原來,是有人在齊人高的門牆上放了兩個玻璃罐頭瓶,裡面裝了生石灰,加水後正冒煙,很快要爆炸的樣子……

  有大天井的口字型樓房原是老師們的辦公樓,現在走廊外牆上掛滿了大字報。我見過劉校長看大字報,也看到過熊祖華老師從外地回來,赤腳打傘在看批她的大字報。

  對熊老師看大字報印象這麼深,是因為熊老師是我初二的語文老師。本校就兩個女教師,教我們英語的鐘老師年紀比較大,熊老師剛參加工作不久,兼著校團委副書記。更主要的是,她本是我們男生的偶像呀:學校排演《紅燈記》,同學們最敬重的教三年級語文的徐老師演李玉和,鐘老師演李奶奶,熊老師就是穿紅襖的李鐵梅;學校排演《江姐》,熊老師又是當仁不讓的江姐,一襲紅圍脖鮮艶奪目……可是如今,她卻成了同學們要挖空心思醜化和謾罵的對象,灰溜溜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