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淡定對待經濟增速放緩

http://www.CRNTT.com   2013-05-21 08:46:37  


 
  三、接受經濟中速增長增強調控政策有效性

  文章提出,(一)淡定看待經濟速度下降

  經濟增速下降是邁不過去的門檻,繼續高速度,未來5年將導致嚴重的生產過剩危機。應該看到,過度繁榮之後必然有低潮,目前速度下行有一定的必然性。作為一個大國,經濟增長速度達到5%-7%,在全球就很引人注目,故不必為達不到7%以上而煩惱。相反,應該適應經濟速度的正常下降,這可能更有利於掌握主動權,及早調整戰略和產業結構,以保障未來的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

  對經濟速度回歸常態要淡定,坦然接受經濟中速增長。美國金融危機只是有限救助了金融,對實體經濟救助有限。歐洲債務危機期間,面對各國的罷工、反對,堅持緊縮政策不動搖,企業和民眾學會了應對危機,在危機中調整結構,實行產業升級和變革。我們也應該淡定,不能為了追求速度而採取新的刺激政策。

  (二)加快戰略和結構調整

  根據2020年中國經濟比2010年翻番計劃,今年以後,經濟增長年均達到7%就可以,但7%的速度不是平坦線,應有波動,最低可容忍5%左右的速度,以便後續增長更穩定和可持續。前面低些,後面高些,發展的質量會更好,環境會更好,人民的滿意度會更高。故應利用速度下行階段,大力進行結構和戰略調整,推動體制改革。

  首先,加快結構調整,創造和實現低增長、高就業的發展模式。經濟增速下行時,出現一定數量的企業倒閉很正常。如果宏觀政策試圖讓所有企業生存,很可能危害長期發展。只要淨倒閉數有限,調整結構和改革的計劃就不必變更,不能聽到部分地區、企業、輿論的反映而驚慌。如果一遇到危機和困難,就大上投資項目,甚至要把經濟增速維持在7%以上,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結構就會成為空話。

  要制定有效政策讓企業盡快進行戰略轉型和結構調整。具體包括,加大環境污染治理和環境處罰執法,盡快推動碳排放總量控制和產品降低碳排放的技術標準,加速智能電網建設,盡快讓可再生能源進入電網,讓每家每戶都可以直接連接電網。堅決淘汰國內落後、過剩產能和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嚴格企業質量和安全標準的執行、檢查,制定降低能耗技術標準和預期目標,制定國有企業資金產出率指標和預期目標,提高資金效率,甚至把這些作為考核指標。

  盡快結束以產能擴張來維持經濟高增長的模式,創造低增長(經濟增長為5%-7%)、高就業、高收入的發展模式,關鍵在於調整收入分配,調整產業結構,調整就業結構,提高勞動工資在增加價值中的比重,解決住房價格過高問題。這樣,人們才具有更大的能力去消費,創造出更多的服務業就業崗位。

  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尤其是中國農民的保障制度,包括養老和醫療保障制度,使農民敢於消費。這樣既可以擴大內需,也可以調整結構。此外,結構調整要分區域和企業,並做出時間和進度安排。

  其次,堅定有效地實行房地產調控。房地產調控是結構調整的“牛鼻子”。美國次債危機打亂了中國2007-2008年的房地產調控布局,此後房地產價格直線上漲,並推動產業結構逆向調節,也導致諸多行業產能急劇擴張。因此,當前結構調整的牛鼻子就是房地產調控,要讓房地產價格回歸合理水平。

  過去的10年,房地產價格上漲4-6倍以上,屢調屢高,關鍵在於政策和制度設計不到位。國際經驗表明,房地產調控的核心是禁止、限制非本地常居居民對住房的租賃、投資性購買,開征非自用住房的物產稅,對持有兩套以上住房者實行累進物產稅,並建立有效的舉報、違法檢查和處罰制度。

  房地產價格下降,不僅可以減少壟斷利潤,更重要的在於其可以降低生產、工資、生活成本,有利於推動各種服務業發展及其就業增加。同時,加大對保障房、經濟適用房的投資,對商品房開發區,要求配備一定比例的保障房、經濟適用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