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面臨以大改革促發展的歷史拐點

http://www.CRNTT.com   2013-05-31 08:03:53  


 
  以關鍵環節大改革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文章認為,1.加大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力度,簡化審批程序

  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今年4月決定取消和下放的第一批71項行政審批項目基礎上,再取消和下放62項行政審批事項。項目審批作為一種計劃經濟手段,在管理調控經濟方面發揮作用的同時,也增加了交易成本,甚至形成行政尋租。

  以煤炭經營許可證為例,據貿易商介紹,在江浙一帶注册資本金為500萬元的煤炭經營許可證,轉讓費用可以高達300萬-400萬元。因此,取消和下放審批權,將有利於市場環境的優化,能夠更好的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但這也意味著,一些固有的利益格局將被打破,必然會觸及很多利益和博弈,因此推進進程可能會比較緩慢。

  目前第一批取消和下放的71項審批項目名單預計可能會在6月底前最終落地並公開清單。取消和下放審批權的領域可能包括兩高一資產業、可再生能源、對外投資等,可再生能源方面可能包括風電、水電等項目審批,兩高一資產業可能包括煤炭、鋼鐵、電解鋁等項目審批,能源方面包括電網、油氣管道等項目審批。另外,境外投資的項目審批範圍也有望大幅減少,今後中國境外投資的管理可能將探索實行以備案制為主的管理方式,大幅度減少目前的項目審批的範圍,簡化企業對外投資的環節。

  2.下力氣推動建立公開、透明、規範、完整的預算體制

  這次會議上對預算的表述是4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提出“要先推動預算改革,樹立公信力,再談進一步推動其他方面的改革問題”的體現。預算制度改革的核心是構建廉潔、高效的服務型政府。中國預算制度改革的方向一是要加快推進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改革,使有限的資金花得有價值有效果。二是細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支出標準體系和支出方式。

  目前來看,中國財政預算體系僅是公開一些大的預算數據,而對於這些數字背後的分支細項等內容,則是不公開的,屬於公開而不透明。另外,中國政府的活動範圍很大,但是政府財政預算覆蓋範圍很小,這是造成權力不受約束和監督的重要體制原因之一。

  在中國目前的政府收入體系中,除了稅收和一部分收費進入了預算外,相當部分收費罰款收入、社保資金收入、國有企業利潤、土地出讓收入、探礦權和采礦權出讓收入、出售彩票收入、公共考試收費等項目,基本上沒有進入政府的財政預算。因此,要提高政府預算的公開度和透明度,必須要提高財政預算管理的完整性,改變現在政府收支管理的“分散性”和“碎片化”,將政府收入和支出管理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範圍。這方面的改革關鍵是克服“部門利益”,需要頂層統一意見,下大決心,切實推進。

  3.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範圍

  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從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開展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國務院將擴大營改增試點至10省市。

  營業稅改增值稅屬於財稅體制改革內容。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試點,從表面上看,僅是針對服務業的部分行業,而實質上,它的影響可以說不亞於1994年的稅制改革。

  首先,營業稅改增值稅,是一個全面減稅的措施。營業稅的缺點之一,就是重複徵稅,稅負重。營業稅使服務業的稅負高於製造業的增值稅負,所以營業稅改增值稅,第一個改的原則,就是減輕負擔,否則營改增沒有意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營改增”試點中,在現行增值稅17%和1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交通運輸業適用11%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服務等適用6%稅率。

  同時,服務業營改增之後,製造業也降低了稅負,因為製造業增加了扣除的範圍。原製造業企業購買服務取得的營業稅發票是不能抵扣的,改成增值稅後,購買服務時取得的是增值稅發票,那麼就能抵扣了。

  所以,營業稅改增值稅,不僅降低了服務業企業的稅負,也降低了製造業的稅負。從這個意義上講,如果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話,那將是中國所有企業全面降低稅負的一個措施。

  其次,營業稅改增值稅,有利於推動企業專業化、精細化生產。營業稅帶來的重複徵稅不利於企業專業化生產,因為越是大而全的稅負越輕,越是專業化程度分工很細的,稅負越重。營業稅的這個導向,影響了很多企業架構的設計,很多企業把本來應該單獨搞一個企業的服務業,並到製造業裡面。所以營改增會對企業專業化、精細化運營有一個導向的作用。

  再次,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有利於服務業的發展。增值稅出口退稅是中國變成製造業大國的一個重要原因,而原來的規定是營業稅出口不退稅,這也是不利於中國服務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