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徐高:決策者的態度是中國經濟最大未知數

http://www.CRNTT.com   2013-06-23 10:13:15  


張常春/制圖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訊/證券時報昨天登載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的文章“決策者的態度是中國經濟最大未知數”,文章說,決策者的態度是中國經濟最大未知數。新領導上台之後對情況有一個熟悉掌握的過程;政府內部之間的各種力量有一個博弈格局重構、相互磨合的過程;各級政府官員對新的大政方針也有一個觀察領會的過程。這些不確定性帶來了宏觀政策短期走向的高度模糊性。詳論如下:

  拉姆斯菲爾德說,已知的已知,是那些我們知道自己知道的東西。已知的未知,是那些我們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但是,還有些是未知的未知,就是那些我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東西。

  這段像繞口令一樣的話出自美國前國防部長。2002年伊拉克戰爭時期的一場記者招待會中,他以這段話來為美國未能找到伊拉克生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做辯解。雖然有人批評拉姆斯菲爾德在濫用語言,但其邏輯無可辯駁。

  作為投資者,時不時問問自己什麼是已知,什麼是未知,以及未知的未知可能在哪裡,非常必要。剛剛出爐的中國經濟5月數據低於預期,導致包括我在內的一些預測者下調了宏觀預測。這時是問問我們自己這些問題的好時機。

  已知的已知

  不同觀察者的認識中,有關中國經濟的“已知”並非全然相同,有時甚至截然相反。在這裡,我列出我認知中有關中國經濟的幾條重要“已知”。毫無疑問,即使是在宏觀分析師的群體中,對於這些認識的共識程度都有很大不同。

  第一,中國經濟結構不平衡,增長缺乏可持續性。這一點應該具有廣泛的共識。包括決策者在內的各界人士已經認識到中國目前消費太低,靠投資和外需拉動的增長缺乏可持續性。中國經濟需要通過擴大居民消費占經濟的比重來重新平衡。但對造成中國經濟失衡的原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認識。在我看來,中國經濟失衡的關鍵在於居民擁有的財產太少。中國居民所擁有的所有金融資產加起來,大概也就占到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20%;而同樣比例在美國是330%。而除了金融資產之外,居民所擁有的實物資產也很少。這就造成居民獲得的財產性收入很少,進而導致整體收入和消費都不高。要改變這種格局,中國需要的是深層次的結構改革,其所涉及的範圍甚至超出了經濟層面。因此,中國經濟結構的再平衡絕非易事,也不是一兩年就能成功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