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研究生招考引爆血統論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7-09 14:28:44  


 
無法入圍的夏令營

  事實上,我國的研究生招生正從過去的統考為主、推免為輔向推免為主、統考為輔轉變,而部分改革先行者已率先實行100%推免的試點。至於如何推免,近兩年,國內高校流行一種做法:通過夏令營選拔人才。

  據中國教育科學研究員研究員儲朝輝介紹,早在100多年前,美國的基督教青年會就有類似的嘗試。他們會組織一群孩子舉行野餐、旅遊等活動,借此發現具有某些志向的人選。

  而在中國,這還是一個新鮮事物。時代周報在人人網的保研論壇上發現,“夏令營”設有專區,至今已有近20萬條討論帖。置頂的一個題為“什麼是夏令營”的帖子寫道:“夏令營的發起者是哪個學校,我們已很難考證……夏令營的出現,體現了各高校對研究生錄取體制的思考和探索,希望通過提前的接觸、交流和考核讓學校自由挑選中意的學生。”

  簡單而言,夏令營是一種研究生自主招生的方式,目前廣受推崇。據了解,包括北大、清華、復旦、浙大、南大、上交等大學在內,幾乎所有的名牌高校都已開始在暑期舉辦針對大三學生、為期3—5天的夏令營。而且,整個趨勢正從高校的個別院系向大多數學院發展。

  復旦國務學院近年也加入了這一行列。今年5月21日,該院在網站上掛出了今年的夏令營方案,稱“將以夏令營方式作為接收2014年外校推免生的唯一方式”。類似表述還出現於復旦經濟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等不少知名院系的活動通知上。

  由於復旦國務學院的行政管理等3個專業只接受推免,其他專業的統考名額又極少,這意味著,進入該學院深造最可能的途徑就是參與夏令營,並在活動中取得推免資格。

  不過,想要入營首先得過兩道門檻。復旦國務學院在前述方案中詳述了申請資格:第一,優先考慮985高校學生;第二,除科研方面有突出表現者外,申請者本科3年的績點需在學校本專業同年級中排名前5。

  今年6月28日,復旦國務學院的入營名單公布,入圍的45人中,僅4人的本科學校不在“985”、“211”之列。而復旦經濟學院今年在經濟學與金融專碩兩個方向招收的165位夏令營成員中,只有一人非“985”、“211”出身,但依然來自一本院校。

  有趣的是,今年5月20日,浙江大學研究生院發布公告,承諾繼續資助各院、系舉辦暑期學術夏令營活動。而對於資助對象則如此限定:特別是研究生招生中生源不夠理想的學院;入學新生中來自“211”和“985”院校較少的院系。

  在保研論壇上,一位曾入圍7所高校的夏令營並最終拿到3個offer的清華大學“學霸”這樣總結道:夏令營的主辦方喜歡名校學子。對於“985”和“211”的學生來說,無論專業是否對口,他們都比其他學校的學生更具優勢。

  這一點,林端認為極不公平。4年前的高考,她的好朋友成績少她1分,考取了廈門大學,而她選擇了取分更高的華政。但廈門大學既是“985”又是“211”,而華政兩者皆非。

  儘管林端不認為211院校的學生一定比非211院校的優秀。但去年5月至今年1月,在考研的半年里,她一直非常後悔,“當初怎麼就沒報廈大?”“如果我是廈大的學生,去年或許還有機會進入復旦國務學院的夏令營。但在華政,幾乎沒有這種可能。而我想考的行管專業又不招統考生,哎,真是‘悲劇’。”她感嘆。

  而陳誠的體會是,跨專業申請夏令營也是“悲劇”。他本科學的是新聞,但發現這個專業並不適合自己。考研前,他試圖嘗試夏令營推免,但發現絕大多數項目只針對專業對口的學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