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研究生招考引爆血統論戰

http://www.CRNTT.com   2013-07-09 14:28:44  


 
權力尋租擔憂

  當推免逐漸成為研究生招錄的主要方式之一,與推免相關的夏令營也被置於聚光燈下。這個短期活動真的能為學校招來更好的生源嗎?

  華政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去年7月第一次舉辦了夏令營,規模為40人,持續5天。主要活動包括香港大學李連江教授等人所作的三場學術講座、一次以烏坎事件為主題的學術交流,以及學術論文競賽等。

  目前,各高校的夏令營活動主要分為兩類,有的與推免直接掛鈎,有的則間接相關。華政屬於後一種。“我們鼓勵入營的同學在9月正式推免時報考華政,而且,推過來的免試生中,我們會優先考慮夏令營的學生。”華政碩士生導師張熹珂告訴時代周報。

  與大多數夏令營項目一樣,復旦國務學院的這個項目與推免直接相關。今年,該學院的日程計劃也為5天,內容包括三場學術講座、營員交流、分組討論、校園參觀等。而最為關鍵的是營員面試。

  據了解,在小組討論、營員面試等環節表現較好的同學最終會得到一張預錄取通知,錄取比例接近1:1.5。儘管正式的推免要等到9月,但剩下的只是程序問題。

  “以前,我們招收推免生完全只是憑借十幾分鐘的面試,感覺就像盲人摸象。”張熹珂認為,相較之下,夏令營的方式更加科學。至少,在三四天的相處中,對學生的科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會形成初步的判斷。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告訴時代周報,“在夏令營中能夠引起老師關注的往往是性格開朗、善於社交的學生,而他們的學術科研能力並不一定強於那些寡言敏行者。”

  “我倒是覺得,我就是想招外向、開放的學生。”葛劍雄認為,“哪怕一個傑出的科學家,我們也要承認,過於內向、不善表達是他的缺點。而且,沒有哪個合格的老師會膚淺到只停留於外在表面而忽視真才實學。”

  “利用夏令營的方式選拔人才,有一個前提條件,即選拔者要具有獨立、客觀的判斷能力。但在中國的大學里,行政權力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而真正的學術規範沒有得到較好的執行,很多老師都會受到權力、功利等因素的影響。而在這種背景下,夏令營里的選拔顯得並不可靠。”儲朝輝說。

  這也是林端最不服氣的地方。在她看來,夏令營是一場活動,很難引入社會機構進行監督。而整個選拔,入圍營員甚至不用筆試。鑒於此,如何保證這一過程沒有行政權力被濫用?

  對於這個問題,葛劍雄比較樂觀。他認為,通過夏令營招生,尋租現象反而可以減少。因為,學生與老師在活動中一起相處、接觸,每個人的表現大家心知肚明。如果表現最差者反而被錄取,那麼就清晰地暴露了尋租的問題,剩下的就是紀委與監察部門的事情。

  而儲朝輝的看法較為悲觀:研究生招生不能只靠紙面考試,應當具有更全面的評價體系,但問題是,我們還沒有建立專業的學術評價機制。如果要進行徹底的改變,那要從改變學校的管理體制、評價體制入手,讓高校的專業人員取得真正的自主權。而暫時之策只能看導師的專業權力在可以監督的前提下能否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

  “整個改革是否會讓研究生生源更好?”面對時代周報的詢問,復旦國務學院一位教授坦承:“院里一些老師對這個問題也有看法。究竟怎麼樣,或許可以做一些實際的調查。”

  (文中林端為化名)

  來源:2013-07-04 01:42:14|時代周報 | 240期 | 時代周報記者 韓瑋 發自上海

  原題:名校競推免試和夏令營選拔 研究生招考引爆血統論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