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黑白紅 張安樂的意外人生

http://www.CRNTT.com   2013-07-12 14:25:29  


 
  在張安樂看來,正是和蔣緯國和宋楚瑜這些高官走得太過密切,陳啟禮的思想開始發生變化。此時台灣對於打擊組織犯罪的呼聲不斷高漲,陳啟禮與情治單位的接洽有了自保的考慮,而軍公教子弟背景的他,也被看作是“忠黨愛國”的“民間義士”。劉宜良的多重間諜身份,也為兄弟出身的陳啟禮所不齒。

  張安樂說外省子弟在台灣有3個傳奇——“馬英九,外省孩子選上‘總統’;郭台銘,白手起家成為“首富”;我們董事長,獨生子、法官子弟、書香門第,又沒有眷區作後盾,打出一片天地。”

  和陳啟禮一樣,張安樂出生在一個外省教師家庭。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而母親是著名中學北一女的老師。當兒子讀書時混兄弟,他的母親怎麼也理解不了,“我們在大陸的時候沒有這些東西啊,青紅幫都不是中產階層和知識分子家庭出身。”

  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兩百多萬外省人來到了這個陌生的島嶼。經歷了“二二八事件”之後,本省人對外來掌權者懷有警戒之心,而外省子弟為求自保,自然就以各種形式抱團。

  與此同時,國民黨政權吸取在大陸期間教訓,嚴密控制學生運動,年輕人的精力無處發洩。和張安樂同一年出生並有著相似成長經歷的導演楊德昌後來拍了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小公園幫”和“217眷村幫”的爭鬥就是張安樂們少年時代的寫照。

  與大陸不同,幫派大哥在台灣並不受人鄙夷,國民黨兩位領袖孫中山和蔣介石就曾經加入過洪門和青幫。青幫大亨杜月笙因在抗戰期間的表現,也被社會肯定。

  1995年,坐完十年美國黑牢的張安樂回到台灣。此時的台灣幫派背景發生了新的變化,國民黨放開各級選舉,民進黨憑借理想主義和清新形象開始占據各個舞台。李登輝為了贏得選戰,並應對黨內反對派,開始拉攏各個地方派系。政治、金錢和暴力開始勾結在一起,黑金政治成為台灣民主的污點。

  美國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教授陳國霖是研究華人幫派的專家,曾在台灣做過多年實證研究,遍訪警政人員和一百多名黑道大哥。他在2004年指出:在台灣,幫派分子、企業家與政治人物之間的勾結,成為黑金政治發展的主要原因。企業家的錢可以幫助政治人物買票,而幫派的恐嚇可以確保買票的效率。對於企業家而言,與政治人物交往有利於獲得政府工程,幫派則比司法更有效率解決糾紛。當上層社會與黑社會的關係增強後,一旦在政治經濟制度結構產生大改變時,黑社會成員就可以努力轉變他們的犯罪人身份,成為合法生意人。對他們而言,得到另外一個合法生意人身份,辦起事來和恐嚇者的身份一樣有效。

  在台灣,政治人物、企業家和幫派分子的三重身份有可能會集於一個人身上,而這種現象卻又不能簡單理解為民主的失敗。

  本刊記者曾採訪過台中市“角頭”立委顔清標,這位台中“海線”大哥甚至還有宗教領袖的身份。作為一名民意代表,顔清標的每一票都是來自選民,他每天重要的工作就是跑各種婚喪嫁娶的場子,以及向地方和“中央”政府為選區爭取項目。這種“務實”為本鄉本土(可能也在為自己牟利)的政治人物很難不受歡迎。2012年顔清標因貪污而被判入獄後,他的長子還能贏得立委補選。

  陳國霖教授分析認為,在台灣,黑道人物是很好的助選人。不僅因為他們的人格特質受到選民歡迎,還因為他們在涉足地方政治前,長久以來在地方上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地方民眾有糾紛時,通常會轉向黑道求助解決,而不向政府機構求援,因為他們相信黑道可以“公平且有效”地解決紛爭。

  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黑金問題,國民黨政府進行了一定努力,先後三次開展專項掃黑活動。1996年,第三次掃黑行動“治平專案”開啟,正在大陸的張安樂涉嫌桃園機場圍標案以及有組織犯罪。他留在大陸,一待就是17年。

  前一年,他從美國回來,從事商業活動,並在雜誌《獨家報道》開專欄“與狼共舞”,抨擊李登輝台獨思想。

  張安樂沒有想到的是,掃黑行動開始與政治鬥爭緊密掛鈎,他回憶說:“台灣選舉必須要得到地方樁腳支持。宋楚瑜1994年當選省長後,慢慢把地方的樁腳收編。他功高震主,為了得到中央資源,炮打中央,不是打李登輝,而是打行政院院長連戰。李登輝認為宋楚瑜‘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給你省長的位置夠了,‘總統’的大位還是要給連戰,矛盾產生了。當時“法務部長”廖正豪是連戰的人,發動‘治平專案’針對的都是宋楚瑜樁腳,他認為我們這些‘外省掛’都會支持宋。宋楚瑜的小舅子陳千山是我們的兄弟,跟我講“我們宋先生吃了啞巴虧,掃黑針對的都是宋先生的樁腳。挺宋的基本都有事,挺連的都沒事。偵查權在他手上,說誰黑誰就黑,整頓江湖上的政治異己。”

  一起逃亡的還有陳啟禮,去了柬埔寨,並獲得勛爵,成為當地顯赫人物。11年後,陳啟禮在香港去世,他在台北盛大的葬禮堪比國葬,兩萬多各界人士出席。“立法院長”王金平和民進黨黨團召集人柯建銘位列治喪委員會名譽主委,台灣各大幫派和日本山口組、香港三合會等國際幫派也派出大批人士前來吊唁。

  在陳啟禮的葬禮上,掛著一副由作家張大春所擬的挽聯:“啟節秉乎天,人從俠道知忠藎;禮失求諸野,路斷關河望竹林。”

  陳啟禮病危時,張安樂去香港看望他,他握著陳啟禮的手安慰說:“你是當今的杜月笙。”陳啟禮搖了搖頭,說:“我做不了杜月笙,時代不同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