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以簡政放權激發中國經濟內生動力

http://www.CRNTT.com   2013-08-13 08:32:43  


应繼續沿著“簡政放權”思維來促進今年的穩增長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訊/當前的各項統計數據表明,中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依然十分薄弱。上海證券報發表獨立經濟學家新平文章表示,面對宏觀經濟增速下滑,我們需要認真分辨:究竟是因為結構調整所致,還是因為宏觀景氣下降,並分別採取應對措施。對於前者,我們要有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畢竟中國已到了發展模式的轉型階段,再不斷然淘汰落後的生產力,就沒法輕裝上陣、實現更優的生產效率。當然,如果經濟結構調整造成了較大的社會震蕩,比如就業嚴重不景氣,那就需要通過結構性政策而不是總量性政策來抹平周期低谷,否則,之前的結構性改革努力或將付之東流。對於後者,處置方式則有不同。比如,就算淘汰了落後產能,企業掌握了新一代技術,由於投資和消費信心下滑,企業不願投資生產,即便生產出來後投放市場,產品也會少有人問津。對此,我們既可採取結構性也可以採取總量性刺激政策。

  文章認為,當下中國經濟增長之所以缺乏保持7.5%至8%增長速度的基礎,一方面是因為改革政策紅利、人口紅利和世貿紅利漸漸消失,長期潛在增長速度放緩,亟須推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恰恰因為社會公眾對調結構、換模式已達成共識,消費預期明顯受到影響。既然經濟不穩由雙方面因素同時導致,那麼政策著力點就應落在結構性政策上。

  我們十分欣慰地看到,本屆政府在“簡政放權”方面已經邁出可喜的步伐。早在今年“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就在記者會上表示,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1700多項行政審批的三分之一大約有500多項,但不到半年,就已取消和下放了215項,從體制機制上進一步給各類市場主體創造條件,相當程度上調動了企業和個人參與各類投資的積極性。

  文章指出,接下去下一步還有三項工作值得期待:第一,要跟蹤落實。很多審批事項權力下放到省級主管部門以後,不排除個別省級部門的審批會比原來中央下屬部委的審批更加嚴格,甚至苛刻,以致中央政策到了地方以後“跑調”、“變形”。因此,應當做好對下放後的審批事項的事後評估。第二,既然中央已經在“簡政放權”問題上做出了很好表率,那麼地方政府就該及時跟上,抓緊對原有的行政審批事項作個規劃,列出目標,該放則放。第三,爭取重點突破。我們不但應看到行政審批事項從多變少是一種改革,還應看到從不審批到審批也是一種革命。比如,《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就明確提出,“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民營銀行、金融租賃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等金融機構”。如果落實國務院要求、相關主管部門真能早日開始相關嘗試,儘管審批事項看起來似乎多了,但這對於啟動民間資本、穩定經濟增長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