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劉植榮:歐美學生作文與國內作文差異何在

http://www.CRNTT.com   2013-08-21 15:38:15  


 
經濟社會學科作文題目是:

  勞動,它僅僅是有用的嗎?

  (Travailler, est-ce seulement être utile?)

  有天生的欲望嗎?

  (Peut-il exister des désirs naturels?)

闡述柏克萊《論消極服從》中的一段。

  (explication d’un texte de Berkeley , « De l’obéissance passive »)

  關於法國的作文題目,中國學生是絕對作不來的。例如經濟社會學科第一道題目:勞動,它僅僅是有用的嗎?

  其實,這個題目中國人很難理解,因為這是個哲學問題。這道題是為了考查學生對哲學家對“勞動”的論述的理解,勞動不但是對人有益的,例如,可以通過勞動獲得報酬養活自己及家人,可以通過勞動融入社會等,它同時也是一種“存在”,這討論起來就深奧了。本題目尤其是看考生對馬克思《資本論》中關於勞動價值的論述的態度。

  說明一下,法國高中會考作文時間是4個小時,學生有足夠是時間思考發揮。

  我在法國,見他們很多學校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課,法國院校對馬克思理論的重視程度,肯定要強於國內院校。在我們國內,真正讀過《資本論》的人恐怕不多。

  法國的這些作文題目都是開放型的,給考生發揮的空間。但也確實有難度,必須閱讀大量哲學原著,才能理解題目,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並進行論述。我也與一些大學教授和報社編輯討論過法國高中會考作文,普遍認為,他們的作文題目涉及的領域寬泛,尤其是哲學和政治學題材的作文,恐怕國內的博士生作起來都困難。

  如果與往年的高中會考作文題目對比就會發現,他們的作文題目難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儘管法國也有批評人士指出,對高中生來說,這樣的作文題目難度過大,每個題目都可以寫成一篇博士論文。但法國學界已達成了共識,將來也不會降低高中會考作文的難度。

  法國之所以出這麼難的作文,其目的就是考察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評價學生對一些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對事物的總體看法。他們不在乎學生的觀點是否正確,在乎的是學生有沒有觀點。

  2006年6月15日,我曾在博客發了一篇《看看法國“高考”作文題目》的文章,網友“星空音樂”在博文後留言說:“法國的作文是讓人思考,中國的作文是讓人編造!”我想,這大概就是法國作文與中國作文的區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