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灣金融大軍登陸大陸搶商機

http://www.CRNTT.com   2013-08-22 09:15:54  


6月21日,海峽兩岸關系協會會長陳德銘與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林中森在上海舉行兩會恢複協商以來的第九次會談并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葛鳳章 攝)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訊/學者江敏華撰文《台灣金融大軍登陸大陸搶商機》指出,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為台灣金融業者大開進軍中國市場的方便之門,台灣對於中國大幅度開放金融業者赴陸投資限制雀躍不已,不過,中國金融相關法規仍未臻完善,許多金融市場資訊不夠透明,這將增加台灣業者深耕中國市場的困難度。

  海峽兩岸服務業貿易協議於今年6月21日完成簽署,台灣金融業被視為本次協議中受惠最多的產業,許多中國對台灣開放項目不但超出世界貿易組織(WTO)承諾的優惠待遇,也優於給予港資的待遇。

  台灣方面則是取消陸銀來台設立分支機構並放寬參股比率,換言之,陸資也將有機會入主台灣的金融機構。相較於中國廣大且頗具成長潛力的金融市場,台灣市場相對狹小且已達飽和狀態,因此,台資進入中國獲利前景較陸資在台獲利機會更令人期待。

  台灣對於中國大幅度開放金融業者赴陸投資限制雀躍不已,這其實也是大勢所趨,在1991年到2012年間,台灣製造業對外投資有超過八成在中國,常駐中國的台資廠商已超過七萬家,根據非官方統計,在中國長居的台灣人數已達150萬人,這相當於有7%的台灣人長居在中國,而這些台灣人大多數為青壯族群,以2012年台灣15歲至64歲的勞動力約為1100萬人來計算,這相當於14%的台灣勞動力在中國就業。

  過去由於法令限制,台灣金融業者僅能利用香港為媒介,繼續為前往中國投資的製造業者提供金融服務,隨著兩岸經貿關係日益密切,這種透過香港提供服務的方式已不能滿足在中國的台商,若不能及時搶進中國金融市場,原本屬於台灣金融業者的台商客戶,可能逐漸轉為外商或中國本地銀行的客戶,讓台灣金融業者蒙受無謂的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