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神秘的“社會撫養費”

http://www.CRNTT.com   2013-09-05 11:05:41  


 
  那麼,社會撫養費到底在撫養誰?不妨來看看以下案例。

  河南省信陽市平橋區邢集鎮政府曾規定,對按時完成社會撫養費徵收任務的村,按該村社會撫養費徵收總額的30%返還,用於支持徵收的日常工作費用及幹部獎勵。

  社會撫養甚至被一些鄉鎮挪作辦公經費。江西省東部某縣一名審計局工作人員就發現,某鎮2010年實際可用財力635萬元,社會撫養費收入128萬元,占該鎮實際可用財力的20%。在128萬元的社會撫養費支出中,餐費食品等招待費和走訪送禮支出占54%,列“招待費”和“其他開支”科目,24%用於職工的獎金、補貼。

  2009年的《半月談》也曾有基層幹部投稿,自曝社會撫養費占當地半數財政收入,計生幹部私人腰包鼓了,計生部門的經費多了、福利好了,鄉鎮財政收入也增加了。

  在2005年底,全國人口和計劃生育系統工作人員已高達508713人,其中公務員104753人,2012年全國人口與計劃生育事務的支出達812.85億元。

  數額驚人的社會撫養費到底在撫養誰?不言自昭。

  ■ 影響深遠的政策禍根——集團利益阻礙人口政策改革

  1980年中央在全面推行“獨生子女”政策時,曾明確表示,“到三十年以後,目前特別緊張的人口增長問題就可以緩和,也就可以採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轉眼33年過去,現在到了重新考慮獨生子女政策的時候。

  然而正如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所指出,每當提到人口政策改革時,必有反對的聲音,其中主要以黨政官員為主。

  《21世紀經濟報道》的一篇報道曾透露,“單獨二胎”政策遭到了幾個省份省委書記的反對。理由大致相近:人口突增,不利於環境、資源、城鎮化、就業、人均國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等很多問題的解決。

  對此顧駿表示:想當年,獨生子女政策的推進何其迅速,如今退出卻何其艱難,原因之一在於政策造就了一個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20年後人口結構的嚴重失衡,能讓有關部門和官員放棄嘴邊的奶酪,而對“單獨二胎”高抬貴手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