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瑞典人如何養老

http://www.CRNTT.com   2013-10-15 10:44:26  


Silviahemmet 老年人日托中心裡的一個房間。該日托中心的主要接納對象為老年痴呆症患者,日托費用要比 Danvikshem 養老院昂貴許多,但病人無需支付任何費用,所有費用均由 Silviahemmet 基金會和政府共同埋單。(攝影/柯文浩)
 
  這一項目由瑞典老年痴呆症基金會資助,年初實施以來,瑞典全國已有 70 多家博物館加入。“老年痴呆症是不可治愈的,我們希望能夠創造一種開放環境,讓這些患者通過參觀博物館,獲得積極的游覽體驗與社交互動,從而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瑞典老年痴呆症基金會秘書長李斯特.楊森告訴《外灘畫報》記者。

  隨著政府、基金會、博物館和養老機構的四方參與,瑞典正著力打造一個“老年痴呆症友好型社會”。對老年人的健康護理與社會關懷,已成為瑞典福利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瑞典 950 萬居民中,65 周歲(瑞典法定退休年齡)以上(含)人口比重已達 18%。到 2030 年,這個數字預計將上升至 30%。“這麼說吧,今年出生的每 3 個瑞典嬰兒中,就有 1 個可以活到 100 歲。”瑞典數字健康論壇上,布魯爾生命科學有限公司創始人斯蒂芬.布魯爾的發言引起台下一片驚呼。

  如何養老?瑞典已成為直面這一挑戰的第一梯隊國家。

  從斯德哥爾摩阿蘭達國際機場前往市區的出租車上,記者恰巧聽到當地一檔電台節目正在討論養老過程中存在的一個有趣悖論:老年人的健康問題不斷增多,但他們的平均壽命卻不減反增。如何讓老人在退休後安度晚年,成為瑞典社會各界共同面臨的挑戰。

  最近一份來自斯德哥爾摩老齡研究中心的報告顯示,許多老年人正面臨著比 20 年前更嚴峻的健康問題,而與此同時在家養老的老年人數量也已達歷年之最。這項研究歷時 20 年,前後調查了來自瑞典各地的近 900 位 65 歲以上老年人。

  “我自己搞得定,我有手有腳,我的大腦還能思考。”來自烏普薩拉的 97 歲老人維奧拉.弗蘭米斯特接受該電台採訪時,解釋自己為什麼選擇在家養老。維奧拉患有輕微的痴呆症,然而越來越多的瑞典老人和她一樣,雖然有健康問題,但仍不打算進養老院。

  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相對於 20 年前,科技的進步正在不斷提高瑞典人在家養老的可能性。不少科技公司與高校正源源不斷地研發出各類創新產品,以解決在家養老人群的護理問題。

  在去年的上海“創新瑞典”論壇上,記者看到一種名為“自由行”的模擬運動自行車,引起了參會各方的興趣。騎車人只要踩動踏板,前方的球形屏幕上就會出現街道實景。因此,用戶在家中運動,足不出戶就能游歷全世界的名城勝景。

  瑞典皇家工學院設計的“養老樣板間”,功能更全面。8 月 20 日,記者在該學院副教授斯特凡.倫德伯格帶領下參觀了兩個樣板間,房間內,所有設備均為老齡人群專門設計:如簡易開鎖裝置、具有特殊標記的燃氣灶、坐式淋浴間、遙控式蓮蓬頭、自動衝洗坐便器等。

  美中不足的是,目前這些設備並未市場化,倫德伯格對此也感到遺憾:“瑞典的老齡人口比重是如此龐大,但他們很少會發出一致的聲音,這也導致傳統企業不太重視與高校的科研成果進行對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