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權:馬英九既想有所突破卻又瞻前顧後

http://www.CRNTT.com   2013-10-26 10:44:53  


“建立歷史定位”,馬英九“準備好了”嗎?
  中評社北京10月26日訊/馬英九前日接受美國《華盛頓郵報》的專訪,回答了十四個問題,其中九題涉及兩岸關係及美國對台軍售議題,五題是有關台灣內部政局發展及馬英九的執政政績,也包括“九月政爭”後國民黨內部領導問題。就兩岸關係部份而言,馬英九表現出既想有所突破,卻又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的極為矛盾心態。不過,馬英九既然已有希望能夠有所作為的想法,如何因勢利導,促使其“有所突破”的心理得以充分發揮,並設法將其瞻前顧後的部份心理盡量消減,從而在已經落實已被納進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的“胡連會”《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中,第一項“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第三項的“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第五項“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台”的基礎上,進而落實貫徹第二項“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和第四項“進協商台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也就考驗著兩岸相關人士的政治智慧。

  馬英九的這個專訪的背景,有幾個顯著的特點:其一、馬英九兩任共八年的“總統”任期,最後只剩下兩年多。當初他在競選“總統”時信心滿滿地高呼,“我們準備好了”,固然指的是經濟領域事物,但卻由於受到內外因素的桎梏影響,而且其個人能力也是“有限公司”,而一籌莫展,民調滿意度跌至谷底,甚至在某些指標項目還不如貪腐成性及製造台海緊張、挑戰美國兩岸底線的陳水扁。如果就此耗下去,不要說是無法建立其“歷史定位”,甚至有可能會以國民黨撤台後歷任領導人中,政績最窩囊的一位而載入史冊。因此,他將突破的希望,寄託在兩岸關係。但儘管兩岸已經簽署了十九項協議,卻因其未能使之充分發揮作用而令民眾“無感”,因而又希望能有所突破,依靠進行“習馬會”而抬升自己的聲勢,因而最近頻頻為此“做勢”,展現出一派“我已經準備好了”的姿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