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藝術品天價是如何 "刷" 出來的

http://www.CRNTT.com   2013-11-21 12:53:13  


與歷史上衆多的大師相比,目前的藝術家大多才氣不足而自負。圖為岳敏君油畫。
 
03 鑒定之弊:鑒定標準難建立,水清則無魚

  收藏讓人捉摸不透的重要一環是鑒定,怎麼看真假很重要,因為這決定了錢。於是乎,山頭林立,五湖四海皆冒出眾多英雄好漢撲向那些“土豪”們。招數獨特,各有各的旁門左道,或旁敲側擊,或瞞天過海,或明拉暗搶,或拋磚引玉,虛虛實實搞得土豪們不知所措。煤老板們幹脆找本《石渠寶笈》照著買,希望不被忽悠。拜師學藝者也大有人在,只是不知其師傅也是個嘴上功夫一流的馬虎眼,哄得你開心而已。

  天天亮相的不一定是真高人,真高人看到錢也有背信棄義的,這些事見多了也不足為奇。國內的土鱉瞧不起洋海歸說不接地氣,洋海歸反駁說土鱉你這輩子就沒見過真東西,這場戰爭曠日持久,搞得古玩藏家們整日憂心忡忡,明知道自己買的沒一個真的,又不願承認。國內藏家哪來這麼多自信,哪有這麼多掉餡餅的好事兒偏偏砸你頭上,而且幾乎每個人都被擊中。老物件價格要麼上不去,要麼是個天價,天價的物件真假已無需考慮,反正有人說真,有人說假,在精明人手里就是個道具而已,價格的高低不如價格背後的故事更耐人尋味。有些人就是不想讓鑒定標準建立,水清則無魚。有幫人想搞鑒定標準,還得配備一個“擦屁股”的團隊。懂與不懂的都想在行業里分杯羹,不把鑒定的水攪渾怎麼賺錢?

04 畫家“投誠”:藝術本身已成為擋箭牌

  活著的藝術家價格上不去,故去的才值錢,這是前幾年的說法。這幾年但凡掛個頭銜的書畫家都每平尺以萬論。與歷史上眾多的大師相比,目前的藝術家大多才氣不足而自負。

  為國畫家算筆賬:畫得快的,每天兩張4平尺不成問題,每平尺五萬,一天就是40萬,扣除中間各種關係費用,畫家最終拿到的不是個小數目,每年賺兩千萬的大有人在,這比做企業家省事兒多了,圈內管這叫“道”,每個畫家有每個畫家的“道”,這些“道”養活了多少機構,多少雜人。

  書畫圈“潛規則”是這樣的:去畫家家里拿畫,價格要比市場價高兩倍。但為何買畫者仍絡繹不絕甚至排隊搶購,買的就是保真、放心。而畫油畫的人,一兩個月畫一張,賣的價格還趕不上人家畫國畫的半天手藝。所以油畫家也要提價,特別是較容易接受的寫實題材。大家都在漲價,有時拼的不是功力,而是一口氣,就是不能比你便宜了!藝術家為賺錢在拼命炒高自己,用獻身精神與官員富商們打成一片,少有藝術家能淡泊地談談藝術,“藝術”本身已成為擋箭牌。

  其實藝術品在國際市場上大多數價格不高,老百姓可以買得起,愛得起。但是,在國內卻逐漸淪為高檔商品和奢侈品,只能擺在橱窗和拍賣公司展位來觀看。齊白石現存的兩萬張畫與大蒜、生姜一樣淪為炒貨的商品,被不懂藝術只懂賺錢的商人們擺弄。照這個發展態勢,當代出不了幾個在百年後被憶起的大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