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求解地方債務

http://www.CRNTT.com   2014-01-11 10:10:01  


  中評社北京1月11日訊/通過測算發現,從2009年-2013年三季度間,中國經濟的債務率上升了近75個百分點,截至2013年三季度中國的非金融部門債務達到了GDP的2.03倍。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至2013年9月的15個月時間內,中國非金融部門債務率上升了32個點,社會融資總量的增速一直顯著超過名義GDP增速,特別是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債務激增和影子銀行的信用膨脹尤為突出。

  兩波加杠杆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實驗室主任劉煜輝文章表示,從2009年開始,中國經濟明顯經歷了兩輪加杠杆,2009年-2010是第一輪加杠杆,2012年-2013年是第二輪加杠杆。2010年-2011年中國的杠杆率基本上是平的,這得益於當時央行的宏觀調控和對地方政府信貸平台採取了一系列及時有效的抑制措施,所以2011年地方政府債務沒有上升,壓了一年。但是2012年6月以後,由於重新又把穩增長提到所有工作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信用的擴張重新開始進入新的一輪杠杆快速上升的過程。

  最新公布的全國地方政府債務的審計結果清晰地反映了這一過程:2010年底,地方政府直接承擔償債責任的有6.71萬億元,2013年6月底是10.9萬億元,兩年半時間增長62.44%;2010年底,地方政府的“或有債務”(即政府履行了擔保責任,或者承諾代為償還的債務)2.34萬億元,2013年6月底是7萬億元,增長了299%;截至2013年6月,地方政府債務(直接+或有)是17.9萬億元,比2010年底(10.7萬億)增長67.3%。

  從流動性錯配到系統性風險

  文章稱,2013年6-7月中國的金融市場經歷了比較嚴重的流動性衝擊,此後金融體系的流動性壓力絲毫沒有得到舒緩,並有頻繁發生的跡象。

  從經濟體內部狀態看,流動性錯配可能已累積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從非金融部門資產負債表看,負債端的久期明顯變短,這是因為近年來以“票據+非銀”的銀行影子業務規模迅速地膨脹;但資產端的久期卻明顯變長,大量資金流向基建等地方政府項目,形成資金的沉澱,資產周轉率大幅下降;從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看,由於外匯占款的萎縮和產業部門回報率的下降,銀行體系低成本負債資源趨於枯竭,近年來只能用更短的、不穩定的、高成本的負債(同業+理財)去支持其信用資產擴張,進一步累積了信用系統的脆弱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