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798藝術區的輝煌與沉默

http://www.CRNTT.com   2014-01-16 14:16:17  


 
  “798和南鑼鼓巷(北京一條有特色的酒吧街)有什麼區別嗎?”朱其剛剛坐穩,就不得不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當然,他顯然知道本刊記者這樣提問的背景,如果放在十年前,這樣的提問或許是無稽之談,但十年後的今天,這個問題有著某種現實意義。

  “這裡的確有不少咖啡館和禮品店,沒准哪天還可能成為美國的SOHO(原先為畫廊區,後變身高端時尚區)。”說完這句,他沉默良久。

  朱其了解798的所有變遷,這不僅僅緣於他曾是798裡人氣很高的“藝術節總策劃”,更源於他見證了這裡任何一個階段的發展脈絡,以及背後或喜或悲的故事。

  “你可以將798的發展劃分成幾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從2000年至2005年,這一階段裡,藝術家工作室和一些前衛畫廊是798的主角;第二個階段從2006年到2009年左右,這個時期,趕上了藝術市場的大爆發,798房租暴漲,藝術家工作室漸漸撤出,畫廊快速進入,一個原本以藝術家為主的集聚區,漸漸由畫廊唱起主角;第三個階段從最近兩三年開始,一些藝術商業機構紛紛駐扎,比如一些禮品店、咖啡館、飯店。最近一年多,我突然發現,798裡一條街有半條街畫廊沒了,都變成了禮品店和咖啡店。很多人都說,這裡越來越像變成美國的SOHO和韓國首爾的明洞,這兩個地方原本也是畫廊集聚區,但最終變成了高端時尚區,賣高檔藝術禮品、燈具、家具、時裝和皮包。798也在往這個方向走,這裡的主要街區,也是商店林立。”

  “作為一個文化休閑區,798也很不錯。很多人覺得,這裡是個高於三裡屯、南鑼鼓巷和後海的地方,但是,人們也越來越不把它看成一個前衛的文化藝術區了。因為這樣的氛圍是需要"養"的,但現在情況是,很多人"養"不起這種前衛了。”朱其這樣說。

  先鋒藝術之死

  了解798的人都發現,原先的一些前衛藝術工作室和前衛畫廊,特別是那些很有藝術活力的實驗空間,現在在798已蹤跡全無。在朱其看來,“趕走”它們的不是政治,而是這裡的房租。

  “現在的房租,貴的要每天10元/平米。而在798成立初期,房租僅僅是每平米幾毛錢的事。從開始的5、6毛,到後來的5元、8元,到現在最貴的10元,成本的上升讓一些實驗空間、畫家工作室、中小畫廊無力承受,最終選擇離開。”

  朱其說,從2010年算起,這三年來,798一直沿著商業化的路徑前行,包括畫廊展覽的商業化、代理藝術家的商業化。“當然,這樣的變化與各方面對它作為"藝術產業區"的定位有關,這裡不是實驗藝術區。現在看,藝術產業區的目標已經實現了,而且這裡更像是藝術商業區和藝術旅遊區。甚至以前不太商業化的畫廊,為了生存,也不得不開辟出一些空間,開咖啡店,或者賣版畫之類的藝術衍生品,或者其他禮品什麼的,貼補畫廊的租金。現在看來,這些部分的生意很不錯,禮品店、咖啡店、飯店的生意遠好於畫廊。”

  據說,798裡的畫廊生意最火的時候是2007年到2009年。那個時候銷售出去的作品雖然也良莠不齊,但總還有一些不錯的東西,甚至包括一些前衛型的作品。如今,畫廊老板不再把自己定位在推動前衛藝術上,他們明白了“畫廊就是商業機構”這個淺顯的道理—什麼能賣錢就做什麼,在這樣的基礎上,如果能往前衛的方向再稍稍走近一點就更好,但前提是不做不掙錢的事情。原來,很多新畫廊開業時,為了要打品牌,還會做一些不掙錢的展覽,但現在,這個階段已經結束了,用朱其的話說,就是畫廊步入“正常發展”的軌道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