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差別化調控或將是未來宏觀政策新取向

http://www.CRNTT.com   2014-03-12 08:29:53  


差別化調控很可能將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新取向。
  中評社北京3月12日訊/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最能抓眼球的兩大關鍵詞,非“創新宏觀調控”和“差別化政策”莫屬。估計未來這兩個詞的結合——差別化調控,很可能將是中國經濟政策的新取向。

  上海證券報發表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世界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張茉楠文章表示,對於幾乎所有的國家而言,“去杠杆化”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此,管理好“杠杆”重要,管理好“去杠杆”其實更重要。所以,想要盡力避免“一刀切”的政策傾向,在擠泡沫、去杠杆與維護金融穩定之間取得政策平衡,對待地方債、影子銀行、過剩產能以及流動性問題,就只能採取差別化調控的手段。這大致有分類處置、辨證施治、分而治之、在保持總體穩健前提下實施結構性政策這樣幾大方面。

  文章分析:先說分類處置,這意味著要以創新債務融資模式化解償付壓力。

  首先,積極探索嘗試多種直接融資方式。推進市政公用事業產業化,將城市公用事業所有權、經營權和養護管理有效剝離,吸引各種社會資金直接投資建設和經營;推行項目融資,對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如橋梁、水廠、污水處理廠等,可採取PPP、BOT、TOT等方式,籌措建設資金或設立城建銀行。其次,考慮建立基礎設施產權市場,完善地方政府投資項目退出機制,以便地方政府退出部分國有股權,盤活地方政府融資平台資產,將市政建設項目資產證券化納入地方預算,促使地方政府性債務陽光透明。再者,分別核算純公共性項目、准公共性項目和市場性項目,分門別類地提出債務償還途徑和具體的實施方案:

  具體而言,其一,針對城投債存在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回報與投融資之間期限錯配的問題,在摸清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狀況下,設法對城投債按“統一專項管理、分類處置、新老劃斷、區域試點、增量疏導、存量轉化”的模式逐步向市政債過渡。其二,建立資產管理公司解決不良資產的“出口”問題。通過債轉股、債務重組、拍賣、資產證券化、資產置換、破產清算,化解存量不良資產。其三,盡力完善償債準備金制度。建議對所有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行主體收取一定比例的資金,永久性歸集於資產證券化產品償債基金,通過預算撥款、預算外資金結餘調劑、國有資產經營收益等多種渠道,確保償債準備金來源的穩定,防止資金鏈斷裂。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