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轉變危機思維準確把握中國經濟新態勢

http://www.CRNTT.com   2014-04-04 08:57:40  


 
  不過,不糾結零點幾個百分點的漲跌,不意味著對於數據變化不給予必要的關注。特別重要的是要把數據變化的原因分析清楚,確定哪些變化屬正常情況不必擔心,哪些變化是可能打破平衡增長的問題,有必要對症下藥採取相應的措施,保證經濟在合理區間內的平穩增長。

  文章稱,分析一季度的經濟數據, 1、2月的數據相對前一年有所下滑,最主要的原因是季節性因素的影響。因為春節的假日,加上農村勞動力的返鄉時間較長,而且由於勞動力供給不充分,很多項目節後恢復開工也較往年晚數天。因此,投資增長、工業利潤等數據的增幅有所下降是可以解釋的。特別要指出的是,這只是增幅下降,投資和工業利潤仍然是增長的,而且2月9.4%的工業利潤增長仍然在資本的社會平均收益水平上。簡單以“下降”來解讀,顯然是對信息有所扭曲至少是沒有完全信息對稱。更何況,一季度數據因為季節性因素成分較大,通常不作為判斷和預測全年經濟增長態勢的依據。

  文章認為,今年也不是不存在可能打破平衡增長的因素。在結構調整和轉型的關鍵時點,特別是對過剩產能的調整一定會帶來相關企業投資的下降,產生對經濟增長壓力,因此,眼下保持經濟持續穩定的關鍵,是產業結構調整的“平穩”。

  產業結構的調整包括新產業結構的形成,將其理解成某些產業的去產能化是不全面的。如果新的產業結構,或者說新產業布局的形成能與不合理的產業結構調整同步,合理產業結構形成過程中一定會加大相關投資,那就會與不合理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的投資下降產生一定的對衝和平衡,不但調結構帶來的不平穩增長的壓力會得到化解,更可期待培育出新發展階段的新增長點。

  要達成這樣的效果,在宏觀層面需要加強對新產業布局的戰略研究和規劃,企業層面,要引導升級、調整和轉型的主動性和能力的提升。政府更多在宏觀層面上發揮引導作用,政策上提供正確的幫助,企業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作用,兩方面都不能互相取代。如果企業沒有發展後勁,政府不能拔苗助長,企業不能過度等待和依賴政府政策的扶持。對外貿易結構的調整,鼓勵對外投資的各項政策,推動各層次服務業的發展,也應成為新產業布局的一部分,而不是簡單產能過剩的轉移。

  實現平穩增長,不能再簡單靠政策,而應向改革要紅利。在短期內,如果加快國企混合制的改革,一方面對國企的現代公司治理結構建設和國企的經濟活動的效率提升有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可能吸引民間資金的投資,釋放民營經濟的活力,對平穩經濟增長的效果會非常明顯。對國有壟斷企業的改革,提升國有企業的競爭力也會對當前的經濟增長有直接作用。

  另外,鼓勵第三方支付平台向為實體經濟服務的方向發展,解決中小企業、小微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可能是穩增長最重要、最可持續的突破性戰略措施。第三方支付體系的優勢在於,其支付賬戶鏈接了網店和消費者。第三方支付平台高度對稱了網店背後小微企業的各方面信息,包括信用、經營、財務等花了很高成本也未必可獲取的信息。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給投資人提供這些小企業的信息,讓投資和融資方的信息充分對稱而做出符合彼此利益的決策,將破解小微企業貸款難的世界性難題,這不僅會是2014年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重量級保險系數,而且必定會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的基石。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