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結構性風險暴露是一味良藥

http://www.CRNTT.com   2014-06-20 09:12:02  


  中評社北京6月20日訊/5月份,各主要經濟指標扭轉了上個月全面回落態勢,多項指標呈現積極變化。工業生產、消費均小幅改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明顯,發揮了穩增長“調節器”作用;此外,5月份的用電量、鐵路貨運量和新增信貸三個指標也呈現積極變化。與4月份各主要經濟指標全部回落的情形相比,5月份經濟整體呈弱企穩態勢。

  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財達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宣宇文章表示,為將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3月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 “加快重點投資項目前期工作和建設進度”、“及時撥付預算資金”,此後國家預算資金增速大幅回升,政府也相應加強了投資來短期“穩增長”的調節力度。自4月份以來,為加大投資對穩增長的“拉力”,國務院常務會議相繼推出了棚改、鐵路和水電等具體投資措施,5月末預算資金和中央投資項目均明顯增長,投資對“穩增長“的短期拉動效應初步顯現。

  但5月份整體投資仍延續8個月以來回落態勢,其中房地產投資面臨加速下行壓力,受產能過剩和庫存影響,製造業景氣改善仍未傳導至上游投資端,1~5月房地產和製造業投資增幅分別回落1.7和1個百分點。5月份部分經濟指標溫和回升的背後,更多反映出短期穩增長政策的“有限度”特征。正如李克強總理所指出的,“不能把今天的墊腳石變成明天的絆腳石。”在投資保障經濟增長短期趨穩的情況下,需要通過進一步簡政放權、微觀放活,減輕企業負擔、擴大扶持力度,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和辦事難問題,並加強督查政策落地,以激發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長效能動。政府的一系列“簡政放權”和“微觀放活”措施,要旨即在形成 “簡政放權中小微企業活力增強就業狀況良好經濟下行容忍度提高經濟轉型升級空間和力度增強”的正螺旋反饋機制。

  數據顯示,1~5月城鎮新增就業600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60%,超額完成階段性目標,其中3、4、5月調查失業率分別為5.17%、5.15%、5.07%,呈回落態勢。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下,能保持較好的就業態勢,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簡政放權、微觀放活的改革舉措,激發了廣大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的主渠道作用。

  文章認為,在就業良好的情況下,依靠投資短期拉動經濟增長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就大為降低。除非突發不可預期的外部衝擊,短期穩增長力度會適可而止,未來投資力度將回升有限,真正需要的是通過“放權放活”創造更多空間和動力來培育經濟內生動力。至此,再明了不過,財政政策的“積極性”已得到並將繼續充分發揮,貨幣政策仍將呈結構性特征,不應也不會全面鬆動。

  這個邏輯很好地解釋了當前中國經濟中的兩個典型“背離”:一是,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存在,但就業仍總體良好;二是,決策層沒有再“明確強調”房價調控目標,但房價已經開始環比回落。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