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足球場上的“國家博弈”

http://www.CRNTT.com   2014-06-25 11:35:52  


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
  中評社北京6月25日訊/用精神分析老祖宗弗洛伊德的話講,足球,世界杯,絕對是“力比多”(以性能量為領導核心的心理能量)的“投射”。

  把心理學術語翻譯成現代白話文,意思就是:足球是以“國家”為單位的較量的“替代性滿足”,是最富刺激性的心理競爭,寄托了世界各國刷存在感、找優越感的先驗渴望—而世界杯的賽場,正是大家找到這兩種快感的舞台。
  
  ■ 屌絲出局

  開始往往就是結局。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對於弱者、小國來說,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的。

  世界杯首戰,東道主巴西就輕鬆以3︰1比分幹掉克羅地亞,而且後者的唯一進球還是巴西人為了創造世界杯的另一個歷史—首次烏龍—“送”的。無論是玩實力,玩心理變態,玩陰謀(假摔),桑巴軍團都技高一籌。

  這真是一個深刻的隱喻,深刻到讓人感到悲觀。1991年,克羅地亞從南聯盟中獨立出來。小國,尤其是剛獨立的小國,其最大的渴望,就是德國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掌門人霍耐特教授所說的“承認的政治”,要從“他者”那兒找認同感,找尊重感,找存在感—其次才是找優越感。

  足球作為對戰爭、政治、經濟、文化等實力的一種替代,給了小國在心理競爭中平等的機會。格子軍團的確也不負國內重望,1996年歐洲杯,他們首次參賽就殺進8強,驚動歐洲;1998年法國世界杯,他們首次參賽就獲得了季軍,令世界佩服不已。

  但那又如何呢?

  不錯,在世界杯這種國家博弈的舞台上,不確定性被放大了,一切皆有可能,屌絲逆襲的勵志故事不斷上演。但我們完全可以神經過敏地懷疑,平等的機會,以及屌絲逆襲的故事,只是高帥富們誘導屌絲參與這場遊戲的精巧設置。

  作為屌絲,克羅地亞還是玩不過高帥富們。2002年、2006的兩屆世界杯,他們都沒有小組出線,而2010年世界杯,他們則無緣進入。今天,則是被桑巴軍團在家門口“羞辱”。很顯然,從長遠看,天下還是高帥富們的天下,屌絲們更多地只能出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