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習馬會”真的破局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4-09-01 09:22:44  


 
   但是,馬英九當局並沒有放棄爭取參加APEC的努力。2013年12月25日,馬英九利用接受香港《亞洲周刊》採訪之際,再度提出希望借由參加APEC會議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此後,馬借由接受媒體採訪等場合屢次呼籲兩岸領導人在北京APEC會議上會面。2014年3月27日接受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採訪、4月9日與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視頻對話、5月30日接受日本《讀賣新聞》採訪、6月19日接受《財訊》專訪等等,不斷提及兩岸領導人利用北京APEC會議場合會面的有利條件,如出席APEC會議的是經濟體領導人,不是國家的元首或者總理,會議也是經濟體會議,場合是非正式經濟體領導人的會,因此可以在沒有顧慮的情況下實現兩岸領導人會面。7月2日,出訪薩爾瓦多的馬英九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提出,兩岸領導人會面應該以“最方便、主題最小、最能成功的方式”。7月24日,“行政院長”江宜樺也打破沉默,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採訪時稱,台灣仍在積極試圖說服大陸,促成在今年APEC期間實現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此外,還透過陸委會主委王郁琦以及兩岸數個溝通管道不斷爭取,希望能夠實現兩岸領導人在APEC會議上會面。

   台灣方面的爭取並未改變大陸的政策,即“兩岸領導人會面無需借助國際會議場合”。那是不是就不存在“習馬會”了呢?筆者認為,目前給出否定的答案可能還為時尚早。首先,馬英九還有近兩年的執政期,雖然未來會有很多的掣肘因素(如選舉),但並不能排除任何的可能。

  其次,關於見面的地點問題,大陸政策已有彈性變化。當前大陸的態度是兩岸領導人會面無需借助“國際會議場合”,這與“江八點”中無需借助“國際場合”已有很大變化。大陸不同意在國際會議場合會面,並不是說完全反對在“國際場合”會面。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在出席2014年全國政協會議時便提出,“習馬會在第三地挺好的”。

  再次,關於見面的稱謂問題,中國人的智慧加上中文的詞匯是足以解決這一問題的。總之,兩岸領導人會面關鍵的關鍵是兩岸的互信問題,以及兩岸執政當局準備採取何種兩岸政策,準備將兩岸關係發展引領向何方。

  張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  来源:華夏經緯網2014-09-01 08:12:06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