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文化在半島:“被韓國化”?

http://www.CRNTT.com   2014-09-03 13:04:20  


韓國擬將暖炕申遺。(CFP/圖)
  中評社北京9月3日訊/利用中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必然發生的一些形式上的變化和自己民族對它的改良,把起源於中國的文化說成是自己民族的創造,是一些韓國人將中國文化韓國化最主要的手段和形式。南方報業網-南方周末文章《中國文化在半島:“被韓國化”?》如是說。

  今年在中國引起軒然大波的韓國把“暖炕”(中國稱火炕)向聯合國申請為自己的文化遺產,目前已經進入實質性準備階段了。韓國國土交通部於2014年8月26日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目前,韓國政府正在對“暖炕”的技術和相關文化、來歷和發展經過、特征等進行資料搜集,並將與海外的“暖房”技術作對比。“正在準備申請無形文化遺產”,韓國國土交通部說。

  今年3月,韓國政府決定把“暖炕”(火炕)向聯合國申請人類文化遺產。韓國國際溫突(暖炕)協會會長、韓國溫突專家金俊峰(音)在出席韓國世界文化遺產報告會上演講時說:“在世界範圍內這麼普遍使用‘溫突’(暖炕)的國家僅有韓國。”“中國的‘土炕’(火炕)也是古代從高句麗國經過演變傳向中國,並且現在漸漸已經不使用了。我們(韓國)應該作為世界‘溫突’的宗主國,一定要將我們的‘溫突’申請世界文化遺產。”

  對“暖炕”的歷史由來,中國東北民俗專家李果鈞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暖炕(火炕)及其原理實際上就是中國東北民間過去的“地窨子”。據史料記載,從漢代以前的東北漁獵民族肅慎開始,一直延續到後來邑婁、勿吉、靺鞨、女真到後來的滿族,“都有地窨子”,“但是把火炕發展到最高水平,是朝鮮民族的貢獻”。“這就是地暖,也就是韓國說的‘暖炕’”,李果鈞說。

  觀察韓國向聯合國申遺的有關中國文化的遺產項目,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即:利用中國文化在傳播過程中必然發生的形式上的一些變化和自己民族對它的改良,把起源於中國的文化說成是自己民族的創造,是一些韓國人將中國文化韓國化最主要的手段和形式。

  例如韓國申請的“端午祭”,韓國的端午祭無論在慶祝方式還是節日意義上都與中國不同:中國的端午文化是與屈原和粽子相聯繫的,但是韓國人強調的是,自己慶祝節日的形式和中國完全不同:韓國是吃鬆餅、摔跤、蕩秋千和用藥草的水洗頭髮來慶祝這個節日;而中國是劃龍舟、吃粽子等。但在日期上,中韓端午卻是同一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