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大清洗:一場恐怖的人間悲劇

http://www.CRNTT.com   2014-11-23 09:04:42  


 
  凶手尼古拉耶夫當場被捕。他曾因行刺被捕,不知為什麼又被釋放了,並且沒有沒收他的手槍。他是怎樣鑽進斯莫爾尼宮的,又是怎樣接近基洛夫的,目前都不清楚。

  基洛夫被刺後,斯大林親自領導了案件的偵訊工作。在審問了尼古拉耶夫之後,準備審問鮑裡索夫。可是押解鮑裡索夫的卡車在半路發生了車禍,鮑裡索夫當場死亡。醫療鑒定書上認為鮑裡索夫死於車禍。1959年,幸免於難的幾位醫生證明,鮑裡索夫是由於金屬的東西打在頭頂上而死的。

  斯大林親自審訊的結論是,刺殺是季諾維也夫反對派策劃的,尼古拉耶夫是季諾維也夫分子。因為季諾維也夫長期在列寧格勒工作,正是在基洛夫的領導下徹底肅清了季諾維也夫在列寧格勒地區的影響。所以季便懷恨在心,策劃了這場刺殺。

  因為當初這起案件的知情者均被處死,所以有關基洛夫案件的真相仍是迷霧重重,但這個案件無疑為斯大林開展大規模的鎮壓提供了借口。一份擬定名單上的人很快被一一逮捕。其後,斯大林及其內務部的幫凶雅戈達、葉若夫等又進一步擴大,炮製出所謂的“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陰謀集團”。

一場精心策劃的審判

  內務人民委員會是蘇聯在斯大林時代的主要秘密警察機構,也是20世紀30年代蘇聯大清洗的主要執行機關。他們協助斯大林,製造了大清洗中的一樁樁冤案。

  大清洗嚴重破壞民主法治,斯大林為了蒙惑世人,對“托—季集團”卻以公開審判的方式出現。為顯示案件的公正性,還邀請了西方國家的記者出席。當然,斯大林與其內務部的人員為策劃和導演這場審判,可以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內務人民委員會的雅戈達對找到的所謂托洛茨基在蘇國內反黨集團的聯絡人許諾:只要他們聽話,他將保證他們性命無憂,而且承認這些指控正是為了黨的利益。果然,這招很奏效,在審判格裡茨曼、皮達可夫和羅姆時,三人為了保全性命,非常配合,分別在法庭上對其餘被告做出了托派分子的指控。其中曾在外貿部工作過的格裡茨曼還按照預先擬定好的供詞,承認1932年他利用公出之便,曾與托洛茨基的兒子謝多夫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一家叫作“布里斯托爾”的旅館大廳裡見過面,並在謝多夫帶領下“當面”接受托洛茨基除掉斯大林的指示。然後法庭根據三人供認的“罪證”判處其死刑。

  他們認為一旦將格裡茨曼等人槍斃,就會死無對證,人們也就無法戳穿他們的謊言了。但是這些謊言編造得實在不算高明,就在格裡茨曼被槍斃一周後,丹麥的一家官方報紙《社會民主》報報道,布里斯托爾飯店已於1917年因大樓拆除而關閉了,所以1932年格裡茨曼與托洛茨基之子的所謂見面純屬虛構。這一消息立即被世界各地的報紙所轉載,對於這些“境外敵對勢力”,斯大林政府只好裝聾作啞,不再提此事。

  當然,這只是插曲,絕不會使斯大林放慢審判的腳步,他覺得僅有格裡茨曼等這些名不見經傳的人的供詞,要把它辦成“鐵案”還不夠,他們又挖出了三個“陰謀組織成員”,分別是奧利別爾格、賴因霍爾德和皮克爾。其中,奧利別爾格是內務部密探,賴因霍爾德是蘇棉紡工業總會管理局局長,皮克爾曾主持過季諾維也夫秘書處的工作,被捕時是莫斯科室內劇院院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