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新東北現象”預警中國經濟

http://www.CRNTT.com   2015-05-15 15:48:01  


 
  以基礎和原材料產業為經濟依賴點的東北地區開始為資源枯竭、產能過剩所困擾。早在去年,龍煤集團就已經關閉了4個礦井,其名下雙鴨山七星煤礦的3000多名工人被迫下崗,因為對下崗待遇不滿,七星煤礦300餘人曾經聚集在龍煤雙礦大樓門前“討公道”。西林鋼鐵則被曝拖欠工人半年多的薪資,30多名工人站在火車道口集體討薪。

  東北鐵路運輸業的困境或許更能够直觀反映外部需求不足、資源枯竭的現實。“從今年1月份開始,貨運量下降非常明顯。沈陽局今年全年的營業指標是540億元,一季度的任務欠賬比較大。”沈陽鐵路系統一名工作人員對《南風窗》記者表示,鐵路收入2/3要靠大宗貨物的運輸,這部分運輸量的銳減給鐵路系統的經營也造成了較大壓力。以前沈陽範圍內50台機車都不够用,現在二三十台就够了,很多火車頭都已經封存。煤炭、木材的運輸量都在減少,運水泥的火車已經基本上看不到了。

  這位工作人員說:“以前大宗貨物非常多,都是企業找鐵路,還要托關系。現在變成了鐵路主動拉貨源,貨運中心營銷處的領導要盯著管轄範圍內的大型企業,現在都開始走訪小企業了。雖然有部分原因是公路物流的競爭力上升,但總體來說,外部需求量減少,東北的原材料已經沒有什麼銷路了。”

  “東北的產業結構中,資源型產業占了一大塊,包括森林、石油、化工、鋼鐵、有色金屬等。這一類產業現在面臨的問題除了資源枯竭外,還有就是產業鏈條太短。”遼寧省社科院副院長、區域經濟學者梁啓東對《南風窗》記者分析道。據他介紹,原材料工業加工度不够使得這類產業更加捉襟見肘,升級的部分往往在區域外或者國外。礦石開采出來之後沒經過加工就賣出去了,鋼鐵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基本上煉出粗鋼就銷往域外,缺少真正的精深產品。“煉油也一樣,遼寧的煉油能力占全國1/3,但是沒有終端產品,只是給集中在東南沿海的輕紡產業提供原料。原來遼寧撫順還有一個白貓洗潔精,還讓上海家化并購了。所以,現在基本上沒有一個化工的終端產品,輕紡更沒有。”梁啓東說。

  以原材料供應為主導、缺少精加工的傳統產業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解決過剩,水泥、冶金、石化、鋼材無一例外。“2009年,國家出台了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指導意見,但是趕上了金融危機,過剩不但沒解決,反而愈加嚴重。尤其是東三省,做加法太多,淘汰落後的減法太少。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