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中評智庫:從二合一選舉看台灣政治的新特徵

http://www.CRNTT.com   2020-03-22 00:04:46  


 
  註釋:

  ①這次選舉中一個令人奇怪的現象是,各類民調、地下賭盤、網絡聲量、造勢場子等指標彼此間十分矛盾,透露出不同的、甚至相反的信息;對地方派系、宗教團體等因素的估計也比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更複雜,如王金平和他背後的地方派系到底支持誰;而有宗教背景的妙天(國政聯盟)在韓蔡之間的態度遊移變化也頗令人驚詫。

  ②相關分析文章、專題採訪在中評網發表最多也最集中,可參見中評網2020年1月11日以來的相關分析。

  ③見新華社2020年1月12日根據台灣報紙的綜合報道。

  ④在分析美國國內政治時,不少學者都用“政治極化”形容其特徵,包括對特朗普能夠當選總統的政治結構和選民結構進行分析。較有代表性的文章有:何曉躍:《美國政治極化的層次界定與生成邏輯》,《國際展望》2014年第1期;李海默:《對美國政治極化現象的一種新看法》,澎湃新聞2018年12月30日;在這方面較為權威的著述可見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弗里納(MorrisP.Fiorina)在2017年出版的著作《不穩定的多數派》一書,系統解析了美國政治極化現象及意義,在美國政界、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見MorrisP.Fiorina:UnstableMajorities,HooverInstitutionPress,2018.

  ⑤“蝴蝶效應”原本屬於氣象學範疇,是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EdwardN.Lorenz)最早提出的概念。1963年他在一篇提交紐約科學院的論文中分析了這個效應。後此概念廣泛用於解釋經濟、社會、語言等領域的相關現象。

  ⑥(美)蜜雪兒·渥克著:《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中信出版社2017年,第22頁、第48頁。渥克寫這本書的目的是警示人們,為什麼一些大概率、影響大的事件卻常常被無視,而導致嚴重後果?她試圖告訴人們注意和防範那些明顯的、大概率的危機事件,如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經濟危機,自然災害等。它要揭示的是:危機正向我們走來,但我們什麼都沒做;同時它又讓我們明白:我們有能力解決危機。

  ⑦渥克詳細描述並分析了灰犀牛經歷五個階段:否認、混日子(得過且過,拖延症)、判斷(但猶豫不決,相互指責,推諉責任)、驚恐、行動或崩潰。見《灰犀牛》,第31-36頁。

  ⑧2019年11月中旬,黃光國教授來北京大學參加第五屆中華文化論壇前見面討論時所說的觀點。

  ⑨這次選舉的一個特點是,青年世代似乎對造勢的場子興趣不大,他們的投票取向也不受場子冷熱的影響,倒是受網絡、新媒體、自媒體及網紅的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