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中評智庫:疫情下的非傳統安全思考

http://www.CRNTT.com   2020-08-08 00:01:36  


 
  由於各國削減口罩出口,新推動本國生產商加快口罩供應。新加坡國民具有理性的公民社會精神,疫情起初的恐慌經過調整很快恢復了平靜。公民主動分發口罩和消毒用品給需要的人,派米派糧給困難群眾,並為一線人員提供順風車。社區服務中心和慈善機構除了提供上述支援,還為及時發佈疫情信息起到重要作用。各行業協會和非政府組織也為一線工作人員提供物資支援。應對非傳統安全突發事件,新加坡依靠的是較為完整的政治社會生態體系,通過成熟的傳導機制迅速將公共衛生緊急事件得到控制。

  六、結語:超越地緣政治,固化合作平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新冠疫情引發的一系列非傳統安全連鎖反應凸顯了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模式的斷層。中國周邊的國家都將從嚴重依賴中國生產供應鏈的外部需求模式中吸取教訓,並推動內生性增長、提高內需。2020年東南亞國家的中央銀行都不可避免地通過降低利率讓貨幣貶值,以推動本國出口貿易,提升本國商品競爭力。政府也將通過推動小規模的金融杠杆和貨幣政策來緩衝企業壓力。除採取短期措施外,東南亞經濟體必須開始更大力度的改革,應以更多的國內投資來開發國內資源,產出更多高利潤的商品和服務,以便在全球供應鏈獲得更大份額。

  此外,東盟與中日韓應立足現有公共衛生合作平台加強合作。為共同應對疫情,東亞國家需要提升現有的區域公共衛生合作強度。吸取當年應對SARS經驗,東盟與中日韓10+3應對流行病監控平台已實現機制化,實現了對疫情的有效監控與即時報告,但急需進一步加強信息共享,擴大合作。在世衛組織將新冠疫情列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之前,中國已較早向東盟秘書處提供疫情信息,從而最終為東盟國家及東盟緊急行動中心(EOC)有效抗疫提供幫助。這還將有助於今後為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認定的流行病提供標準化信息。東盟緊急行動中心(EOC)在抗疫工作中也起到積極作用,為東盟10+3平台合作抗疫情提供了有效的溝通渠道。

  英國牛津大學全球化項目教授伊安·戈爾丁認為,當代的非傳統安全問題,包括國際流行病問題,是“全球性”而不是“全球化”帶來的問題。因此,全球化仍然是我們賴以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

  經濟全球化的動力在於更廣範圍內的資源配置優化,實現互利共贏的事實,互聯網等信息技術大幅降低跨國合作的成本,各國權利與義務的基本平衡由WTO經貿規則得以保障了。疫情的暴發,對全球化基本動力並未造成實質性改變,儘管出現因本國防疫需要而禁止相關物資和原料藥出口的政策,脫鉤全球化轉而封閉的成本遠非各經濟體可承受。在國際化生產服務的背景下,脫離國際價值鏈分工意味著該經濟體須形成全面、完善的產業體系,能夠獲得包括能源、原材料、資金、勞動力、知識技術等各類要素輸入,並能實現產出與需求的持續平衡。封閉發展要麼造成成本的上升,要麼引起社會福利的下降。在疫情帶來的阻礙經濟要素流動實際影響逐漸減弱後,經濟體各企業間開展合作的信心勢必會逐漸得到恢復,經濟全球化的根本制動引擎不會減弱,還可能在積纍力量後快速增強超越原有水平。

  通過內部修復展現出的治理機制是一個成熟制度應對非傳統安全事件的有效實踐,然而面對全球化帶來的一系列議題,這並不是唯一有效途徑,為實現今後共同應對大規模流行病的機制常態化,更多依靠的是各國管控彼此分歧,聚焦合作,摒棄對抗。⑨為這些努力奠定基石的是各國攜手共商、共建、共享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